敦率的意思、敦率的详细解释
敦率的解释
(1).谨守;恪遵。 晋 陆机 《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
(2).犹敦勉。 唐 韩愈 《答刘秀才论史书》:“僕年志已就衰退,不可自敦率。” 樊汝霖 注:“敦率,犹敦勉也。” 清 方苞 《送左未生南归序》:“余衰病多事,不可自敦率。”参见“ 敦勉 ”。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率的解释 率 à 带领:率领。统率。率队。率先(带头)。率兽食人(喻暴君残害人民)。 轻易地,不细想,不慎重:轻率。草率。率尔。率尔操觚(“觚”,供写书用的木简;意思是轻易地下笔作文)。 爽直坦白:直率。坦率。
专业解析
“敦率”是一个具有古雅色彩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围绕着“遵循、表率与督促”展开,主要见于古代文献或较为典雅的语境中。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文献用例,其详细释义可归纳如下:
-
遵循、遵从(本义与核心用法):
- 这是“敦率”最基本且常见的含义。“敦”有笃厚、诚心、勉力之意;“率”有遵循、顺服之意。合起来指诚心诚意地遵循、遵从某种规范、准则或教导。
- 例证:
- “敦率旧典” - 意指严格遵守过去的典章制度。《汉语大词典》
- “子孙敦率国宪” - 指子孙后代遵循国家的法度。《古代汉语词典》
- “敦率遗训” - 意指恭谨地遵循先人的遗训。
-
表率、榜样(引申义):
- 由“遵循”引申,指自身行为端正,足以成为他人效法的榜样。此时,“敦”有敦厚、笃实之意,“率”有表率、楷模之意。
- 例证:
- “公敦率德义” - 指其人敦厚笃行,恪守道义,堪为表率。《辞源》
- “在位者当敦率百僚” - 指身居高位者应当以身作则,为百官做出表率。
-
督促、率领(较少见用法):
- 在特定语境下,“敦”可解作“督促”,“率”可解作“率领”。此时“敦率”意为督促并率领(众人去做某事)。此用法相对前两者较少见。
- 例证:
- “敦率吏民” - 指督促并带领官吏和百姓(去完成某项任务)。《资治通鉴》(注:此为文献用例,词典释义中此义项相对较弱,但可结合语境理解)
“敦率”一词的核心在于表达对规范、准则或德行的诚心遵循与躬行实践,强调内在的笃实态度与外在的模范行为。其最常用、最稳定的含义是“遵循、遵从”,其次是引申出的“表率”之义,“督促率领”则是特定语境下的用法。理解该词需结合其古朴文雅的风格和具体的上下文语境。
主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可参考权威在线词典平台如“汉典”或“国学大师”网站的相关词条)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辞源》(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敦率”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
1.谨守、恪遵
指严格遵守典章制度或道德规范。例如:
- 晋代陆机在《辩亡论下》中提到:“敦率遗典,勤民谨政。”意为恪守先代法典,勤勉治理民众。
- 唐代韩愈在《答刘秀才论史书》中自述年老衰退,无法再“自敦率”(自我约束遵守职责),体现对规范的重视。
2.敦勉
表示劝勉、督促。例如:
- 韩愈的《答刘秀才论史书》被樊汝霖注解为:“敦率,犹敦勉也。”即强调自我督促。
- 清代方苞在《送左未生南归序》中也用“不可自敦率”表达无法再自我勉励的状态。
补充说明
- 构词解析:“敦”有厚道、诚恳之意(如“敦朴”“敦促”),“率”可表遵循或率导,组合后引申为恪守规范或劝勉行为。
- 现代应用:该词现已罕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古文鉴赏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中的用法,可参考《辩亡论》《韩愈文集》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饱腹包贡标率怖头惨戚槽柔楚铁村伴姐倒儠匠订婚东索覂驾佛庙皯黣惯于鬼黠鹤版哼气华竞缓狱会饮火石榴弧矢胡髭翦韭鮆力敬献决配拘梗开顶风船拷较困没长亮盒子摇料钱龙猛军面南背北明笋密学男青铙歌闹矛盾拟捍颦蛾琵琶胡语乾咽骑驿商人膳荤善马山腋深孚众望屎蚵蜋天民鹈峯透亮儿威霁文德殿五更天五袴歌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