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雁传书的意思、寄雁传书的详细解释
寄雁传书的解释
谓传递书信。
词语分解
- 寄的解释 寄 ì 托付:寄托。寄存。寄情。寄怀。寄意。 依靠,依附:寄居。寄食。寄生虫。 托人传送,特指由邮局传递:寄信。寄钱。 认的亲属:寄父。寄母。寄子。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传书的解释 .谓使书籍流传于世。《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刘韶美 在都下累年,不以家行,得俸专以传书。书必三本,虽数百
网络扩展解释
“寄雁传书”是一个汉语成语,指通过鸿雁传递书信,常用来比喻书信往来或寄托思念之情。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字面意为“托付大雁传递书信”,源自古代用鸿雁作为信使的意象。
- 引申义:象征远距离的通信或难以实现的联系,如宋代黄庭坚诗句“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表达分隔两地、音信难通的无奈。
2.典故与出处
- 文学出处:最早见于黄庭坚《寄黄几复》,诗中提到因南北相隔,鸿雁也无法传递书信(“寄雁传书谢不能”)。
- 历史背景:与“鸿雁传书”典故相关。汉代苏武曾借“雁足系书”的传说向匈奴单于证明自己存活,后“鸿雁”成为书信代称。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宾语,如“两人寄雁传书,互诉衷肠”。
- 文学引用: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也化用了这一意象。
4.近义词辨析
- 鸿雁传书:更强调“鸿雁”的信使角色,而“寄雁传书”侧重“寄托”的意味,情感色彩更浓。
5.文化意义
- 反映了古代通信不便时人们对书信往来的珍视,以及以自然物象寄托情感的传统表达方式。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背景或典故细节,可参考汉典、古诗文网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寄雁传书》的意思
《寄雁传书》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通过信鸽传递信件。它比喻远距离传递消息或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寄雁传书》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宀”、“凵”和“彐”,总共是9个笔画。
来源和翻译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邮传系统。在古代,人们使用训练有素的信鸽将书信传递给远方的人。信鸽寄信的方式像借助大雁传书一样,因此有了这个成语。
这个成语的繁体字为《寄雁傳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其中,寄字的古代写法为“寺身”、雁字的古代写法为“飛鳥”,传字的古代写法为“聿舟”。因此,古代汉字写法为《寺身飛鳥聿舟》。
例句
她不在城市居住,但通过寄雁传书,她与家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组词
1. 传书:通过书信传递信息的意思。
2. 雁书:指通过信鸽传递的信件。
3. 寄信:把信件通过邮递服务寄给远方的人。
近义词
1. 飞鸽传书:与寄雁传书意思相近,都指远距离传递信息。
2. 信鸽递函:也指通过训练有素的信鸽传递信件。
反义词
直接联系:指当事人直接沟通交流情况,不需要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