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言的意思、急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言的解释

(1). 汉 代注家譬况字音用语。与“缓言”、“徐言”对言。有i[i]介音的细音字,因发音时口腔的气道先窄而后宽,肌肉先紧而后松,其音急促,故名。《淮南子·说林训》“亡马不发户轔” 汉 高诱 注:“轔读若邻,急气言乃得之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

(2).激切的言辞。《汉武帝内传》:“若其志道,则心凝真性,嫌惑之徒,不畏急言,急言之发,欲其成志耳。”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书》之一:“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间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急言"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特征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语音学范畴 指发音时声带急促振动的语言现象,常见于汉语方言研究领域。《汉语方言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18)记载该术语用于描述吴语区部分方言的入声发音特征,表现为音节时长短促、喉塞音收尾的发音特点。

二、语义演变脉络

  1. 本义溯源:《说文解字注》中"急"释为"褊也","言"指语言表达,组合后初指情急之下的言语表达
  2. 现代转义: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收录其引申义为"因情绪激动而快速说话",如"急言相劝"的常见用法

三、修辞学应用 在《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版)中被归入"急促格"修辞手法,通过短促句式制造紧迫感,常见于戏剧台词和演讲场景设计。该用法在曹禺《雷雨》剧本对话体例中有典型范例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急言”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音韵学术语

指汉代注家描述字音发音特点的用语,与“缓言”“徐言”相对。主要用于标注含有i[i]介音的细音字,发音时口腔气道由窄变宽,肌肉先紧后松,导致音调急促。例如《淮南子》高诱注提到“急气言乃得之”,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也提及该术语。

二、文学表达含义

表示激切、急促的言辞,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

  1. 《汉武帝内传》中用“急言”形容劝诫时的急切语气;
  2. 宋代苏洵在《上欧阳内翰书》中以“急言竭论”描述论述的激烈直率;
  3. 清代陈恭尹诗句“因兹感叹急言旋”体现急促的情感表达。

补充说明:现代汉语中“急言”已较少使用,研究时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其音韵学定义与文学修辞含义。如需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颜氏家训》《淮南子》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譔变风易俗变业标枝野鹿缠达察允城谯穿房过屋除馑女澹生堂钓车顶注东楹断茬对着和尚駡贼秃鹅膏蕈发辉繁苛服宠俯育干瘠归根到底滚开好男不吃婚时饭黄骨鱼获齿翦凿轿班击博蠲欠拘虚坎阱考文涟洏鬣鬣林下人蛎鹬陋氓绿营梅鱼妙彩鸣骥魔道木怪普恩遣散祈年三男子上台盘神宗手戟松鷄亭户违欢磈砢微霄想想线缕掀髯嫺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