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持诏宣布君命。 宋 苏舜钦 《乞发兵用银牌状》:“臣窃见方今外郡兵马,只是三班使臣齎宣起发,而无银符之制。”
“齎宣”是古代汉语词汇,现多写作“赍宣”(“齎”为“赍”的繁体字)。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义拆分
综合释义 指持诏书宣布君主命令的行为,常见于古代使臣执行任务。例如宋代使者持皇帝诏令调发外郡兵马时,称为“齎宣起发”(见引苏舜钦文)。
历史用例
相关概念 与“宣谕”“传诏”等词类似,但更强调“携带文书”与“口头宣告”的结合动作。
提示: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已罕用,多见于古籍或历史研究。若需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宋史·职官志》等史料。
《齎宣》是一个中文词语,它的意思是“携带传达消息”。当有重要的信息需要传递时,人们可以齎宣将其携带传达给别人。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志愿者、使者或者使者所携带的公文、书信等。
《齎宣》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饣”和“言”,其中“饣”是它的食物部首,“言”是它的意义部首。所以,《齎宣》这个词的字形中有一个表示“食物”的部首,和一个表示“言语”的部首。
根据部首和笔画,可以将《齎宣》这个词拆分为饣(部首)+貝(两笔)+言(部首)+人(两笔)+示(七笔)+宀(宝盖)。
《齎宣》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献中。它在《易经》、《尚书》等古代文献中都有出现。古代人们通常使用这个词来描述官方的公文以及使者传递的消息。
在繁体中,我们可以将《齎宣》这个词写作「齎宣」。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以《齎宣》为例,古代的写法是「賫宣」。这个写法在隶书、篆书等古代字体中可以找到。
1. 他到远方出差,每天都会齎宣公司最新的决策。
2. 作为使者,他身负重要使命,必须准时齎宣消息。
组词:齎信、齎书、齎帖、齎递。
近义词:传达、通知、传递。
反义词:隐瞒、保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