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拓羯的意思、拓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拓羯的解释

唐 代西北对卫士、战士的称谓。来自伊朗语。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 花门 腾絶漠,拓羯渡 临洮 。” 仇兆鳌 注:“ 胡夏客 曰:《封常清传》: 禄山 先锋至 东京 ,使驍骑与拓羯逆战。时 常清 以北庭都护入朝,命讨 禄山 ,故有拓羯之兵。此诗所云,盖指北庭之归义者。《唐·西域传》: 安西 者,即 康居 小君长 罽王 故地,募勇健者为拓羯,犹中国言战士也。”按,《旧唐书·封常清传》《新唐书·西域传下》皆作“柘羯”。核以对音,以“柘羯”为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拓羯(tuò jié)是唐代汉语中对特定外族武士的称谓,源自突厥语“tärkät”(意为“战士”或“勇士”),主要指来自中亚昭武九姓(粟特地区)的职业雇佣兵。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指唐代活跃于中原的粟特裔雇佣军人。他们以骁勇善战著称,受雇于唐朝政府或地方势力,组成精锐部队参与军事行动,尤以骑兵见长。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词源与历史背景

  1. 语源考据:

    “拓羯”为突厥语音译词,原词“tärkät”在粟特语中意为“勇士”。这一称谓通过突厥文化传入中原,成为唐代对粟特佣兵的专称。

    来源: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中华书局)

  2. 历史角色:

    拓羯军常见于唐代边疆战争,如安史之乱期间,部分拓羯部队曾效力于安禄山叛军。其军事技能(尤其骑射)备受重视,唐廷亦曾招募其戍守西域。

    来源:王小甫《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三、文化与社会特征


四、相关文献佐证

《册府元龟·将帅部》载:“安禄山养同罗、奚、契丹、拓羯八千人为假子”,印证拓羯作为独立军事单位的存在。

来源: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影印本)


参见:冯承钧《西域地名》(中华书局)对“拓羯”词源的考释;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论及粟特佣兵在唐的活动。

网络扩展解释

“拓羯”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一、历史称谓(主要含义)

  1. 词源与定义
    指唐代西北地区对卫士或战士的称谓,源自伊朗语(古波斯语)。例如杜甫《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中写道:“花门腾绝漠,拓羯渡临洮”,此处“拓羯”代指边疆战士。

  2. 文献记载
    《旧唐书·封常清传》和《新唐书·西域传》均提到“柘羯”,实为“拓羯”的异写形式,进一步印证其作为军事术语的历史背景。

二、成语引申(少数释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将其解释为成语,意为“拓宽经营,开辟新局面”,以“拓”(开拓)与“羯”(牛,象征力量)组合,比喻勇于创新。但此释义未见于古代文献,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用。

三、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旧唐书》等原始史料,或语言学领域对古伊朗语的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安措鳌掷鲸呿八相兵毁玻璃江残圭断璧冁尔常态碜磕磕辏拢蹙鼻促中当制點唱垤堄二分明月社逢遇该辅戈壁构想光阑菰菜诡疑寒冽护将鹄侍夹墙稽核惊窘经首骏马克敌夸讲袴具零吃留动龙旌旅树冒大不韪冒失鬼明选墨晕纳奇录异鸟男女逆常弃儿青城客清快阙景丧师盛极一时食甘寝安识俊摔角水气挽歌郎污行夏后险曲谢媒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