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妫水 隈曲之处。传说 舜 居于此, 尧 将两个女儿嫁给他。 妫水 在 山西省 永济县 南,源出 历山 ,西流入 黄河 《书·尧典》:“釐降二女于 嬀 汭,嬪于 虞 。” 孔 传:“ 舜 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於所居 嬀水 之汭,使行妇道於 虞氏 。” 陆德明 释文:“汭,音如鋭反,水之内也。 杜预 注《左传》云:‘水之隈曲曰汭。’” 孔颖达 疏:“ 嬀水 在 河东 虞乡县 歷山 西,西流至 蒲坂县 南入於 河 。 舜 居其旁。”一说“妫”“汭”皆水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 河东 ﹞郡南有 歷山 ,谓之 歷观 , 舜 所耕处也,有 舜井 , 嬀汭 二水出焉。南曰 嬀水 ,北曰 汭水 ……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於 河 。”
(2).借称 舜 的配偶 娥皇 与 女英 。 南朝 宋 谢庄 《宣太后歌》:“嗣徽 嬀汭 ,思媚 周姜 。母临万宇,训蔼紫房。”《陈书·高祖纪上》:“且 重华 大圣, 嬀汭 惟贤,盛德之祀无忘,公侯之门必復。”
“妫汭”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理与姓氏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妫(Guī)
指妫水,古代河流名称,位于今山西永济一带。该河流因舜帝家族的活动而闻名,成为舜裔姓氏的起源地。
汭(Ruì)
原指河流弯曲处或两条河流汇合之地。在“妫汭”中特指妫水的弯曲区域,即舜的居住地。《尚书·尧典》记载:“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表明舜曾居于妫水之滨。
舜帝的封地
舜因德行受尧赏识,被赐居妫汭,并娶尧之女娥皇、女英。此后,舜的后裔以居住地“妫”为姓,形成妫姓族群,成为陈、胡、田等姓氏的源头。
姓氏发源地
妫汭被视为舜裔姓氏的起源标志,衍生出“妫汭五姓”(姚、虞、陈、胡、田),并扩展至袁、陆、王等十余姓,形成庞大的舜帝后裔体系。
妫汭不仅是地理标识,更象征中华文明的血缘传承。周武王封舜的后人妫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延续舜的祭祀,使妫姓成为上古八大姓之一,并与姬、姜等共同构成华夏民族的重要分支。
总结来看,“妫汭”是兼具地理、历史和姓氏意义的复合概念,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地名为姓的宗法传统,以及舜帝家族对中华姓氏文化的深远影响。
妫汭(gūi ruǐ)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由“女”和“水”两个部首组成。总共有13个笔画,拆分部首为“ㄥ”和冒号“丿”。
妫汭来源于《尚书·虞书·大禹谟》,是西汉刘向所引用的一句古文。妫汭原本是虞舜之母,因她泡在柴火污泥中生下舜,所以“妫汭”也引申为蕴含美好希望和坚强生命力的象征。
妫汭的繁体字为「嬀汭」。
在古代,妫汭使用的是象形字的写法,女表示女性,水表示水。当时的写法更加生动和具体。
1. 妫汭之志,扬帆远航。
2. 她的坚强意志如同妫汭,克服了重重困难。
组词:妫姬(gūi jī)、汭洋(ruǐ yáng)。
近义词:委婉、温柔、婉约。
反义词:粗暴、野蛮、无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