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册命、章奏之类的文书。《新唐书·儒学传上·颜师古》:“ 师古 性敏给,明练治体。方军国务多,詔令一出其手,册奏之工,当时未有及者。”
“册奏”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主要用于描述官方文书的呈递或内容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册”指册封、册命类文书,“奏”指臣子向上级(如皇帝)提交的章奏。二者合称时,可泛指官方正式文书,尤其侧重呈递上级审阅的流程。
出处与例证
该词在《新唐书·颜师古传》中有明确记载:“诏令一出其手,册奏之工,当时未有及者。” 这里强调颜师古撰写的册命与奏章文笔精妙,无人能及。
使用场景
结构分析
“册”侧重官方册封或记录(如诏书、名册),“奏”侧重自下而上的陈述,组合后涵盖双向文书类型,体现古代行政沟通的规范性。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书格式或历史案例,可参考《新唐书》等典籍。
《册奏》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通过正式文书向上级官员提交报告或申请。
《册奏》这个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冖”部首,右边是“奏”部首。它的总共包含了10个笔画。
《册奏》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中,用于描述向匈奴族的首领递交文书的行为。作为一个汉字,它的繁体形式和简体形式相同,都是“冊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以《册奏》为例,古代的字形中冖部首更加明显,奏部首则更加简洁。整体笔画形状更为古朴。
1. 他们需要写一份详细的《册奏》,向上级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2. 根据历史记录,他曾经多次以《册奏》的形式上书朝廷,表达自己的意见。
- 示奏:指向上级展示工作情况或表达观点。
- 报奏:向上级报告工作或汇报情况。
- 递奏:将文书递交给上级官员。
报告、呈报、申请
受奏、受命、接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