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金巵 ”。金制酒器。亦为酒器之美称。 南朝 齐 陆厥 《京兆歌》:“ 寿陵 之街走狐兔,金卮玉盌会销鑠。”《敦煌曲子词·长相思》:“频频满酌醉如泥。轻轻更换金巵。” 清 黄景仁 《感旧杂诗》之三:“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 欧阳予倩 《渔夫恨》第五场:“金卮满泛香醪;月儿又上树梢。”
关于“金卮”的详细解释如下:
“金卮”是汉语词汇,拼音为jīn zhī,指用黄金制成的酒器,也可泛指精美贵重的饮酒器具。该词在古代文学中常以“金巵”的异体字形式出现,强调其材质或象征奢华之意。
“金卮”不仅是实用酒器,更承载着文化象征,常出现在诗词中表达宴乐、友情或富贵意象。例如《敦煌曲子词》用“轻轻更换金巵”表现宴饮的频繁,暗含享乐或离别之情。
现代文学或戏剧中偶见“金卮”一词,如欧阳予倩的《渔夫恨》以“金卮满泛香醪”烘托氛围,但更多作为古典意象保留在诗词赏析或历史研究中。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例证、字义考据及文学象征,展现了“金卮”从器物到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
《金卮》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金制成的酒器。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金”部,表示金属;另一个是“卮”部,表示一种酒器。
《金卮》的部首是“金”部,含义为金属。它的笔画数为8划。
《金卮》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周南·关雎》一篇中,是古代汉字的一种写法。在繁体字中,金字形态一般没有太大变化,而卮字形态则稍有差别,它的最常见繁体版本是「巵」。
在古代,金卮的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变体。但总体来说,「金」的字形与现代基本一致,而「卮」的字形可能会稍有差别。
1. 这个博物馆展示了许多古代的金卮。
2. 传说中,这个金卮曾是古代皇帝御用的酒器。
3. 她从书橱中取出一只金卮,轻轻地倒上美酒。
金银卮、金卮瓯、金卮瓶、金卮爵等
近义词:金瓯、金酒器
反义词:陶酒器、铜酒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