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六节的意思、六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六节的解释

(1).古卿大夫朝聘天子诸侯,或吏民通行他国,用作凭证的六种信物。节,符信。《周礼·秋官·小行人》:“达天下之六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以金为之;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管节,皆以竹为之。”

(2).谓马之行止进退驰骤的节度。《周礼·夏官·趣马》:“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孙诒让 正义引 王应电 曰:“六节,谓行止进退驰骤之节。”

(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 汉 荀悦 《申鉴·政体》:“若乃二端不愆,五德不离,六节不悖,则三才允序,五事交备,百工惟釐,庶绩咸熙。” 黄省曾 注:“六节者,好、恶、喜、怒、哀、乐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六节"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分析:

一、历法概念 古代天文历法中,"六节"指二十四节气内划分的六个关键节点。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包含分(春分、秋分)、至(夏至、冬至)、启(立春、立夏)、闭(立秋、立冬)六个节气。这种划分体现了古人通过圭表测影确定季节更替的天文观测体系。

二、中医理论 《黄帝内经》提出"天以六为节"的医学思想,指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运行规律,对应人体三阴三阳经脉系统。该理论成为五运六气学说的核心内容,指导古代诊疗实践。

三、符节制度 《周礼·秋官》记载的古代符信制度,将玉制符节按用途分为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六类,分别用于祭祀、聘问、军事等国家事务。这类符节具有等级凭证功能,体现先秦行政管理制度。

四、礼乐规制 《礼记·乐记》提及的"六节"指雅乐演奏中钟磬悬挂的六个层级,对应天子、诸侯等不同阶层的礼乐规格。这种音乐制度与周代"礼不下庶人"的等级观念密切相关。

网络扩展解释

“六节”一词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古典文献的详细解释:

  1. 六种通行信物
    指古代卿大夫朝聘天子或民众跨国通行时使用的六类符节凭证。根据《周礼·秋官·小行人》记载,不同地区使用不同材质的节:山国用金属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道路用旌节,门关用符节,都鄙用竹制管节。

  2. 马匹的行止节度
    出自《周礼·夏官·趣马》,指训练良马时需规范的六种动作节奏,包括行、止、进、退、驰、骤。孙诒让在《周礼正义》中引王应电注,强调通过饮食调节与动作训练来掌控马的习性。

  3. 人的六种情感
    汉代荀悦在《申鉴·政体》中将“六节”引申为人的基本情感,即好、恶、喜、怒、哀、乐,黄省曾注解认为这是人性与政体关联的重要体现。

补充说明
现代语境中,“六节”偶尔被引申为形容仪态庄重或正式场合的礼仪规范(),但此用法缺乏明确古籍依据,可能为现代衍生义。如需深入考证,建议查阅《周礼》原文及汉代注疏。

别人正在浏览...

辨验表决器毕力兵棋草螽唱萨鬯行道荫登拔等号颠倒砥鍊飞举赋性高掌远蹠公请构阑过拜哈敦横地街巡阶缘积骸仅次于举主狂瘈葵花阃席楼犂满话漫家瞒天要价慢游木瘿撇闪屏镜扑破七典轻怜痛惜清醒白醒羣鬭润格杉船神境慴愯石揵受教守志殄毙铁丝箭通博头直上讬根莞然洧水慰谕乌哺县男献玉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