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诰勅的意思、诰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诰勅的解释

见“ 誥敕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诰敕(gào chì)是古代中国君主或朝廷颁布的正式文书,特指帝王对臣属进行封赠、嘉奖或下达政令的官方文件。该词由“诰”与“敕”组合而成:“诰”本指上对下的告谕,后专指帝王封赠五品以上官员的文书;“敕”则为帝王对中下级官员的命令或训示,二者合称后涵盖更广的行政文书范畴。

历史源流

诰敕制度可追溯至周代,《周礼·春官》记载“以诰四方”为宣达政令的正式形式。唐代形成“诰命”与“敕命”的等级划分,宋代通过《庆元条法事类》确立不同品级官员对应的文书规格。明代《明会典》规定五品以上授“诰命”,六品以下授“敕命”,形成完整的诰敕体系。

文书特征

  1. 内容分类:含封赠官员的爵位诰书、嘉奖功勋的褒奖诰、颁布政令的诏谕敕等。
  2. 形制规范:采用织锦为底,以特定云纹区分等级,例如一品官诰命用玉轴,六品敕命用黑犀牛角轴。
  3. 文体格式: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起首,文末加盖帝王玺印,措辞严谨庄重。

文化价值

现存的明清诰敕文书(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洪武诰命》)不仅是古代行政制度的实证,其书法艺术与织造工艺更成为研究传统技艺的重要材料。

网络扩展解释

“诰勅”(gào chì)是古代中国帝王发布的正式命令或诏书,主要用于封赏官员、颁布政策等场景。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帝王以书面形式下达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命令,常见于封官授爵、重大政策颁布等场合。其权威性极高,需严格遵行。

  2. 词源与结构

    • “诰”指帝王对臣子的告谕,“勅”同“敕”,意为帝王的诏令,两字组合强调官方性和强制性。
    • 异体字“诰勑”与“诰敕”通用,部分文献中“勑”为“敕”的异体写法。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行政、军事、经济等重要领域,如官员任命(如封爵文书)、法律颁布或特殊嘉奖。例如宋代“诰命夫人”的封号即通过诰勅授予。

  4. 发音差异说明
    部分来源标注拼音为“gào zhì”,但更权威的现代词典(如)及历史文献均采用“gào chì”,因“勅”是“敕”的异体字,后者标准读音为“chì”。

  5. 延伸意义
    现代语境中可借喻权威机构发布的正式文件,但多为历史或文学领域使用,如描述古代文书制度或官场文化。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谣暴豪壁虎薜荔襏襫布列惨阳创稾催租瘢待举宕丽条畅地正洞见豆花水風從虎,雲從龍风筌俯近孵卵改过作新鬼戏骨惊顾曲喝探划拨清算活伶伶家藏户有纪传体碣石馆极量井市谨祭九白之贡冀野抉门罱泥鹿茸鹿头率计霾蒙谩辞哗说漫渎米麴逆籍泡沫经济佩玉青筋亲母日丽风和冗辑阮籍途三言诗鬺烹生肖贪赂讨顺尪弊雾锁云埋仙阙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