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拖延时间。 宋 欧阳修 《论乞大遣张子奭使元昊札子》:“臣不知朝廷以 昊 贼为可臣乎,不可乎……如其不可,则何必遣人?或但欲迁延岁月,不拒絶之。” 明 卢象昇 《鼓励人才大破积习疏》:“递转而递下迁延岁月者有之,递转而递上因循了局者有之。” 清 俞蛟 《梦厂杂著·乡曲枝辞下·纪西粤幕》:“此何难事,而亦如学者负笈从师迁延岁月乎!”亦作“ 迁延日月 ”、“ 迁延时日 ”。 清 南荃居士 《海侨春传奇》:“乃迁延日月,审问无期。” 李一 《荆宜施鹤光复记》:“ 袁 假和议之名,迁延时日,作远交近攻之计。”
“迁延岁月”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拼音及注音
2. 释义
指拖延时间,形容做事不果断或故意延迟。多含贬义,强调因消极态度导致时间浪费。
3. 出处与用法
4. 近义表达
5. 例句参考
若需更多用法或古文例证,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
词义:指时间的拖延、流逝缓慢。
拆分部首和笔画:迁 (辶/廴)+ 延 (廴/⺌)+ 岁 (山/⺆)+ 月 (⺆/⺆)
来源:《诗经·王风·野有蔓草》:"迁延若虞,百兮有奇。" 意为时间流逝得像虞姬一样缓慢,具有诗意。
繁体:遷延歲月
古时汉字写法:迁延岁月是一个古老的成语,在古代汉字中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但基本含义相同。
例句:
1.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意识到迁延岁月的宝贵。
2. 生活的艰辛使他感到时光迁延,岁月如梭。
组词:迁移、迁徙、迁入、迁离、岁月静好、拖延、拖沓。
近义词:缓慢、拖沓、延迟。
反义词:逝去、流逝、飞逝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