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贵族祭天所用的礼器。由整块玉雕成,中央为璧,四面锐出为圭,故称。《周礼·春官·典瑞》:“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於中央为璧,圭著其四面,一玉俱成。” 贾公彦 疏:“於中央为璧,谓用一大圭琢出,中央为璧形,亦肉倍好为之,四面琢各出一圭……天子以十二为节,盖四厢圭各尺二寸,与镇圭同。其璧为邸,盖径六寸,总三尺,与大圭长三尺又等。”《周礼·考工记·玉人》:“四圭尺有二寸,以祀天。”
四圭是古代中国贵族祭祀时使用的重要礼器,其含义和特征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定义
四圭指由整块玉石雕刻而成的祭祀器物,中央为圆形璧状结构,四周向外延伸出四块圭形玉饰。这种形制融合了璧(圆形玉器)与圭(长条形玉器)两种礼器的特征。
结构与形制
• 中央部分为璧,直径约六寸,符合《周礼》中"肉倍好"(璧体宽度是孔径两倍)的规制。
• 四面延伸的圭各长一尺二寸,总长度达三尺,与天子所用大圭尺寸一致。
• 采用"一玉俱成"工艺,即整块玉石雕琢而成,体现工艺难度与礼器神圣性。
祭祀功能
主要用于祭天仪式,如《周礼·春官·典瑞》记载:"四圭有邸,以祀天,旅上帝"。其形制中"天圆地方"的璧圭组合,暗合古代宇宙观,象征沟通天地。
等级象征
作为天子专属礼器,四圭尺寸规制与十二节(天子仪仗规格)相关联,突显王权神授的等级制度。
注:该释义综合了《周礼》等典籍记载及古代注疏,现代考古尚未发现实物,相关尺寸数据主要来自文献考据。欲了解完整考释过程,可查阅《周礼正义》等典籍。
《四圭》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四个以玉石制成的圭笏(guī hù),是古代礼仪中的一种祭器。
《四圭》的拆分部首是干部首,拆分后的部首分别是“土”和“日”,笔画总计为20画。
《四圭》这个词来源于《周礼·春官宗伯》:“鼓佩琴瑟,以璋与圭,亦以羽旐佐笄土徽。”
《四圭》的繁体字为「四規」。
在古代,汉字《四圭》的写法稍有不同,字形曾多次变化。具体可以参考秦汉字书。
1. 古代官员在举行重要礼仪时会使用四圭。
2. 这个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古代的四圭。
四圭币、四圭金、四圭玉、四圭礼、四圭器
近义词:四玉觥、四珠
反义词: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