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流荡的意思、流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流荡的解释

(1) [roam about;be on the move]∶闲荡,闲游

(2) [rove; loaf about]∶流浪

详细解释

亦作“ 流盪 ”。1.(心思)不定,无所依托。《楚辞·远游》:“意荒忽而流荡兮,心愁悽而增悲。” 王逸 注:“情思罔两,无据依也。” 三国 魏 阮籍 《清思赋》:“意流盪而改虑兮,心震动而有思。”

(2).放荡,不受拘束。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一》:“恣其嗜慾,而莫之禁御,性气既成,不可变易,情意流荡,不可收復。”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今观列国之风,大抵流荡昏淫,有日趋於亡之势。” 清 吴德旋 《书<抱朴子>后》:“ 葛洪 生於衰 晋 之世,閔时俗之流荡,疾贪邪之竞进。”

(3).迷恋,留恋。 明 宋濂 《赠梁建中序》:“乃溺於文辞,流荡忘返,不知老之将至。”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心摹手追,流荡忘反,适成一代之风气。”

(4).漂泊,流浪。《玉台新咏·古乐府·艳歌行》:“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荡,一本作“ 宕 ” 唐 灵一 《江行寄张舍人》诗:“流荡此心难共説,千峯澄霽隔琼枝。” 沉从文 《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 民 六夏我便离开了家乡,在 沅水 流域十三县开始过流荡生活。”

(5).流动;荡漾。 宋 叶适 《东嘉开河记》:“毕事,则天雨两旬,於是洒濯流荡。” 清 唐甄 《潜书·性才》:“智之真体,流盪充盈,受之方则成方,受之圆则成圆。” 曹禺 《雷雨》第一幕:“然而依然有一种不满的感情的波纹在他心里隐约地流荡着、潜伏着。”

(6).指诗文散漫不合格律。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 已后……歌行则学流荡於 张籍 。”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肆而不制,近于流荡。”

(7).流畅跌荡。《红楼梦》第七三回:“虽 贾政 当日起身,选了百十篇命他读的,不过是后人的时文,偶见其中一二股内,或承起之中,有作的精緻--或流荡,或游戏,或悲感,稍能动性者,偶而一读。”


见“ 流荡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流荡”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词性及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核心解释:

一、动词用法:流动飘荡 指物体或抽象事物处于持续移动、漂浮的状态。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释义为“液体或气体移动;声音、光线等传播扩散”。文学作品中常见“薄雾流荡在山谷间”“琴声流荡在夜色里”等意象化表达,展现动态的绵延感。该用法可追溯至《诗经》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的流动意象传承。

二、形容词用法:行为放浪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特别标注其引申义为“言行放纵不羁”,多含贬义色彩。如清代小说《孽海花》中“其人虽才情流荡,然行止有亏”,即强调人物行为逾越礼法规范的负面评价。此用法在古汉语中常与“风流”构成“风流流荡”的叠用词组。

网络扩展解释

“流荡”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流动;飘荡
    指物体或自然现象的移动状态。
    例句:

    • “天空中流荡着朵朵白云”。
    • “流荡的云片聚集在远野高地的天边”。
  2. 流浪;漂泊
    描述人无固定居所、四处游走的状态。
    例句:

    • “他多年流荡在外”。
    • “是流荡的星,有墨黑的幽暗为他们永远存留”。

二、引申与古义

  1. 心思不定或放荡
    古汉语中可指心神不宁或行为不受拘束。
    引证:

    • 《楚辞·远游》提到“意荒忽而流荡兮”,形容思绪飘忽。
    • 晋代袁宏《后汉纪》用“情意流荡”描述放纵欲望。
  2. 社会批评
    旧时含贬义,指不务正业、闲游浪荡。
    例:

    • 《红楼梦》第五回称“流荡女子”为负面形象。

三、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法,可参考《楚辞》《后汉纪》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泊白言巴酒保丁侧伫差不离惩创尺璧非宝等效电码定音鼓东皇公对牀风雨法兰丰储仓蜂簇酚醛塑料府望拱手听命鼓漏古调不弹古香黑霉亨饪后摆火炉货色脚硬金刃句曲口香片淩持麻纺梅妻冥思苦想鸟鱼国醲实盘陁撇罢匹夫庶妇铺牀乾律千头万绪区公所然荻读书让职麝牋声色俱厉矢石侍宴私溺燧火踏犂亡憀伪辞遐荒详寻小拍暇逸睎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