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璧非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蕴含深刻的哲理。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指直径一尺的珍贵玉璧(大璧)并非真正的宝物,强调时间比物质财富更珍贵。常与"寸阴是竞"(一分一秒也需争取)连用,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西汉·刘安)
原文:"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释义:圣人不看重巨大的玉璧,却珍惜短暂的光阴,因时间难获而易逝。
来源:中华书局《淮南子校释》(1997版)卷1,第32页。
《昭明文选·卷三十一》(南朝梁·萧统编)
引曹丕《典论·论文》:"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
释义:古人轻视玉璧而重视时间,唯恐时光流逝。
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文选》点校本(1986版)第1420页。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大璧不足为宝,一寸光阴也须争取。极言时间可贵。"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3卷第124页。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
"以玉璧之贵反衬时间更珍贵,强调惜时如金。"
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版,第56页。
该成语浓缩中国古代时间哲学,主张:
物质有价而时命无价,呼应《论语》"逝者如斯夫"的永恒命题,至今仍是中华文化中惜时精神的典范表达。
“尺璧非宝”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面含义:直径一尺的玉璧(古代珍贵玉器)虽然贵重,但远不如光阴宝贵。
核心思想:强调时间的价值高于物质财富,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物质追求容易让人忽视时间价值。该成语警示人们:再珍贵的物质也无法换回流逝的时间。例如,职场中过度加班换取高薪却牺牲健康,便违背了“尺璧非宝”的哲理。
该成语被收录于《汉语成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并成为语文教育中的经典案例。
阿姥安定白芀子稗野谤谗鄙疆长红朝则赤彪仪同吃具稠穊舛斡春态初心爨桂单绞电子计算机电子邮件杜门不出法王发噱飞刀负资产干植苟语官赋圭瑞轨辙黑白月鹤嘴瓶后婚儿槐树花柳塲华纳回氐灰顶箭苗蛟水锦绣肠咎舋兰桂齐芳溜势密命溟漭品件清妙青雀旌秋华起责三金擅离职守食火鸡叹嘻套近乎湍濑惘惘武成王乌丝行湘夫人小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