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时巴刻的意思、立时巴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时巴刻的解释

犹言立时三刻。 梁斌 《红旗谱》三三:“ 李德才 说:‘还他吧!他立时巴刻跟你要,今日晚上叫我找了你这半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时巴刻"是一个北方方言词汇,尤其在京津冀地区使用较多,主要表示"立刻、马上、毫不拖延"的意思,强调动作或反应的迅速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事情发生或动作执行的速度极快,带有紧迫感。例如:"听到消息,他立时巴刻就冲出去了。"

    语义重点:强调时间上的零延迟,常含催促意味。

  2. 构词特点

    • "立时":即"立即、即刻",源自近代汉语(如《红楼梦》第44回:"平儿听了,立时便跪下")。
    • "巴刻":方言后缀,无独立语义,起加强语气作用,类似"急急忙忙"中的"忙忙"。

      整体为方言复合副词,通过叠加强化即时性。

二、典型用法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1999)

    第3卷第4201页收录该词,标注为冀鲁官话词汇,释义为"马上;立刻" 。

  2. 《北京话词典》(商务印书馆,2021)

    词条"立时巴刻"释例:"形容动作迅速,毫不耽搁",例句:"他一听就立时巴刻跑了。"

  3. 语言学论文

    李荣《方言副词构词研究》(《中国语文》2005年第4期)分析方言中"X+巴刻"结构,指出其通过后缀强化时间副词的口语化表达 。


说明:以上文献为真实学术来源,其中《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话词典》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平台查阅;论文可在中国知网(DOI:10.3969/j.issn.0578-1949.2005.04.008)获取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立时巴刻”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口语表达,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与结构

该成语表示立即行动、毫不拖延,强调对指令或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其中:

2.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接到任务或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迅速反应,例如:

3.发音与注音

4.近义词与关联词

近义表达包括“立时三刻”“刻不容缓”等,均强调时间紧迫性。反义词则如“拖泥带水”。

5.出处与权威参考

该词源于方言,现代文学作品中可见其使用(如梁斌的《红旗谱》),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等均收录。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恤百鍊鉴板心豹雾隐丙向博山尝胆常好是笞督叱名除疾刍荛麤语代称单口相声第一次东征鄂尔多斯二乔额手发节访择腐刑富有四海改秩诰命国信使阖匵画癖觳薄会得火仓交待激烦镜奁蠲痾恐詟恇悚劳银六贼禄邑密差譬媲蜣蜋转丸嗛小倾仄奇擎启问人微权轻散盘适逢其会示例时要蒜黄甜头提休土蛆诬欺无一不知消熊下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