糲食的意思、糲食的详细解释
糲食的解释
粗恶的饭食。《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夸布服糲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糲,粗米也。” 唐 姚合 《哭费拾遗徵君》诗:“服儒师道旨,糲食卧中林。” 明 唐顺之 《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闻侯之夫人亦乐于糲食敝衣,与侯所嗜好无异。”
词语分解
- 糲的解释 糲 ì 见“粝”。 笔画数:; 部首:米; 笔顺编号:
- 食的解释 食 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食 ì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食 ì 用于人名:郦食其
网络扩展解释
“糲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ì shí(注音:ㄌㄧˋ ㄕˊ),指粗劣的饭食,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糲:意为“粗糙的米”,如《汉书》中颜师古注:“糲,粗米也”。
- 糲食:合指用粗米制成的简单饭食,引申为生活简朴、饮食粗陋的状态。
2.出处与引用
- 《汉书·外戚传》:记载许皇后自称“妾夸布服糲食”,以糲食表达节俭。
- 唐代姚合《哭费拾遗徵君》:“糲食卧中林”,描述隐士清贫的生活。
- 明代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提到“糲食敝衣”,强调清廉自守的品格。
3.用法与语境
- 古代用法:多用于形容贫寒或节俭的生活,常见于史书、诗文。
- 现代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或历史讨论中可作书面表达。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粗食、粝粢、藜藿(均指粗劣食物)。
- 反义词:珍馐、玉食(指精美饮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饮食文化或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汉书》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糲食的意思
《糲食》是一个汉字词汇,通常用于指代谷类或稻谷。它可以表示粮食、主食或者供养人们生活的食物。在古代,它也常用来描述贫困的人们所依赖的基本食物。
部首和笔画
《糲食》这个词的部首是米字旁,部首笔画数为6。糲的总笔画数为19,食的总笔画数为8。
来源和繁体
《糲食》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在繁体中,糲字的写法为爾粒。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糲食》的写法有时会有所不同。糲字的古代写法中,包含了左右结构,左边是米,右边是立。食字的古代写法中,上面有一横,下面有三点,象征着人打开口吃的样子。
例句
以下是一些关于《糲食》的例句:
- 三年天灾连连,大家只能依靠糲食为生。
- 尽管他们贫困,但他们从不缺少糲食。
- 糲食是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
组词
与《糲食》相关的一些组词有:
- 新糲(指新产的谷物)
- 糲仪(指用于糲食的器具)
- 糲米(指加工后的糲食)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糲食》的近义词是:粮食、谷物、稻谷。
与《糲食》的反义词是:肉食、主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