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伴食宰相的意思、伴食宰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伴食宰相的解释

《旧唐书·卢怀慎传》:“ 怀慎 与紫微令 姚崇 对掌枢密, 怀慎 自以为吏道不及 崇 ,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后因以指身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得书》:“愿他此去调羹庙廊,莫做了伴食的宰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伴食宰相”是一个历史典故类成语,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身居高位却不作为、不称职的官员,常用于讽刺庸碌无能的掌权者。字面意为“陪同吃饭的宰相”,比喻官员尸位素餐,仅占职位而无实际贡献。

二、典故来源
源自《旧唐书·卢怀慎传》:

三、延伸解析

  1. 近义词:伴食中书、尸位素餐()。
  2. 历史评价:卢怀慎虽被讽刺,但部分文献认为他推让实权是自知能力不足,避免决策失误()。
  3. 文化影响:该成语成为后世批评官僚主义的典型符号,常见于文学作品,如明代《玉镜台记》《幼学琼林》等()。

四、现代应用
多用于批评公职人员的失职行为,强调“在其位谋其政”的重要性。例如:“某些部门领导若只签字不担责,无异于当代伴食宰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伴食宰相(bàn shí zǎi xiàng)这个词是指与君主或统治者共进膳食的重要官员。它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伴(bàn)、食(shí)、宰(zǎi)相。其中,伴的部首是人(rén),共有三画;食的部首是食(shí),共有食的部首是人(rén),共有十个笔画;宰的部首是宀(mián),共有两个笔画。 《伴食宰相》一词源于古代官员与君主共享膳食的制度,它指的是在宴席上与君主同桌进餐的官员,通常担负重要的行政职务。这一词在古代社会非常重要,伴食宰相的职位地位备受尊重。 使用繁体字书写时,伴食宰相可以写作伴食宰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伴食宰相的字形稍有不同。伴字的旧字形为般,它是从“十”下叠加一个小人形成的;食字的旧字形为飠,是由三横线和斜线构成的;宰字的旧字形为室,由“宀口”合并形成的。 例句:古代的伴食宰相在宴席上与君主共进膳食,以协助国家的行政事务。 伴食宰相的组词有伴食、宰相等。伴食指陪伴君主一同进食,宰相指国家的首要行政官员。 近义词:勋贵、大臣、重臣 反义词:普通官员、庶民、平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