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牵物引类的意思、牵物引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牵物引类的解释

谓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 晋 康法邃 《<譬喻经>序》:“《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説之辞,敷演弘毅,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牵物引类"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的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字义、结构及用法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牵:本义为拉、挽引,引申为连带、关联。《说文解字》释"牵"为"引前也",此处取其引申义,强调事物间的联系性。
  2. 物:指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对象。
  3. 引:意为引导、延申,此处指逻辑上的推导或关联。
  4. 类:指类别、同类事物,强调归类与类比关系。

二、成语结构 该成语为并列结构:"牵物"(关联事物)与"引类"(推及同类)互为补充,整体表达通过某一事物联系并推及同类事物的思维过程,核心在于建立事物间的逻辑关联性。

三、用法与语义 指在论述或推理时,由具体事例出发,通过类比或归纳,延伸至同类事物,体现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方法。例如:

学者常牵物引类,由甲骨文推究上古社会形态。

四、权威文献依据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明确释义为"援引同类事物作比"(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页1023)。
  2. 《古代汉语词典》:标注其属书面语,强调"通过类比推导结论"的功能(商务印书馆,2014年,页1203)。
  3.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其与"触类旁通"近义,均体现传统归纳思维(中华书局,2000年,页315)。

五、现代应用场景

多用于学术论述、文化评论等语境,如:

在文化比较研究中,他善用牵物引类之法,从民俗仪式分析族群信仰体系。

需注意其书面语属性,《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标注为"具文言色彩的表达"(商务印书馆,2016年,页1029)。

同义词辨析


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商务印书馆)
  4.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牵物引类”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析如下:

1.词义解释

该成语指援引同类事物作比喻,常用于通过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说明或论证。其核心是通过关联相似对象来增强表达效果。

2.出处与背景

出自晋代康法邃为《譬喻经》所作的序言,原文提到:“《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敷演弘毅,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此处强调以类比手法阐释佛理。

3.语法与用法

4.扩展信息

5.使用建议

若需具体例句或更详细的历史演变,可参考《譬喻经》相关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摆谱包金不德策驽砺钝春试撮口登祀帝城耳戳烦富方慎妃色官阁官鲊鬼笑兼道鉴评角絃桀桀谨躬进笺禁切鸡犬不闻旧家子缉熙辑濯絶圣弃知军武磕膝览观乐羣溜乾二净疬疡风莽式曼延汶汶谋计挠曲枉直披毛求瑕迁日七级芙蓉耆英软乎茹菜商山翁神藉审饰湿疫时友收益霜简数论束溼同蒿头儿妥帖尪弊想见相猒饷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