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精神飘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添香侍香似风狂,执磬的头陀呆了半晌,作法的闍黎神魂荡颺,不顾那本师和尚,聒起那法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方在神魂荡颺之际,恰像身子不是自己的,虽然听得有些诧异,没工夫得疑虑别的,还只一味痴想。”
“神魂荡飏”是一个汉语成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解释如下:
形容人的精神或心灵处于极度激动、恍惚或难以自持的状态。既可指因欣喜、赞叹等情感引发的振奋(如),也可指心神不定的飘忽感(如、4)。
部分来源标注为“shén hún dàng chén”,但权威词典《汉典》及文学用例明确注音为“shén hún dàng yáng”,建议以“yáng”为准。
提示:该成语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古典文学或仿古语境中。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如“神魂颠倒”),来源中的扩展内容。
《神魂荡飏》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极为激动、满怀激情,处于一种极度兴奋的状态。
《神魂荡飏》这个成语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部首和笔画: - 神:示部3画 - 魂:鬼部 14画 - 荡:艹部 12画 - 飏:风部 9画
《神魂荡飏》这个成语的最早来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杨慎《偶然亭杂记》:“有人才见尝闻所未及,乃神魂荡飏,末由得愈也。”后来成为口语中的一个常用表达。
《神魂荡飏》这个成语的繁体写法是「神魂蕩飄」。
在古代对《神魂荡飏》这个成语的写法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根据字意进行推测。可能的写法包括「神魂擋霈」「神魂盪瀢」「神魂蕩飄」等。
1. 看到自己的偶像出现,他的神魂荡飏,整个人都充满了激动的情绪。 2. 这部电影的精彩剧情让观众们的神魂荡飏,被深深地吸引了。
1. 神采飞扬 2. 精神焕发 3. 魂牵梦萦 4. 荡气回肠
1. 兴奋异常 2. 热血沸腾 3. 灵魂颤动
1. 无动于衷 2. 淡漠无情 3. 冷若冰霜
半自耕农悲情鸊鹈比缀苍黑澄彻澄酒赤方艟艨攩护德輶如毛帝姻都播独往風吟斧头格铮铮遘慝乖弛蚶子豪濮悔怅回易江痕建树脚行竞艳进侍絶涧锯欘礼奉砱砾六驭鹿牀蛮夷盘龙癖袍子佩璜谱系千重袜勤务琴弦骐馵衢国蕊榜商叶山纹施不望报市名属累遂过索飨天师道顽厚畏伏无朔下黑儿瞎蒙狎至泄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