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麟台的意思、麟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麟台的解释

(1). 唐 代官署名。 唐 武后 改秘书省为“麟臺”。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大父讳 秀 , 武后 时,以文材徵为麟臺正字。” 唐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世家标甲地,官职滞麟臺。” 宋 王溥 《唐会要·秘书省》:“ 光宅 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臺。”

(2). 麒麟阁 的别称。 唐 颜真卿 《裴将军诗》:“功成报天子,可以画 麟臺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効节望龙庭, 麟臺 早有名。” 宋 李九龄 《代边将》诗:“据鞍遥指 长安 路,须刻 麟臺 第一功。”参见“ 麒麟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麟台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释义:

一、唐代官署名 麟台为唐代秘书省的别称,是中央政府重要的文化管理机构。据《旧唐书·职官志》记载,武则天垂拱元年(685年)改秘书省为“麟台”,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恢复旧称。其职能包括掌管国家典籍、编修史书及天文历法事务,与“兰台”(御史台)并称,体现唐代对文献整理与历史传承的重视。

二、麒麟阁的别称 麟台亦指汉代“麒麟阁”,源自《汉书·苏武传》中“图画其人于麒麟阁”的典故。麒麟阁为汉宣帝供奉功臣画像之所,后世以“麟台”代指表彰功臣或贮藏珍贵文献的建筑。例如宋代诗人陆游曾用“麟台画像几经春”表达对历史名臣的追忆。

文学意象中的引申 在诗词中,“麟台”常被赋予祥瑞与文治的象征意义。如李商隐《寄令狐学士》中“麟台高议识龙颜”,即以麟台暗喻皇家对才学之士的器重。这一用法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文化权威符号的地位。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麟台”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名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唐代官署名

武则天时期将秘书省改称“麟台”,负责典籍管理、修史等事务。例如:


二、麒麟阁的别称

“麟台”亦代指麒麟阁,即汉代表彰功臣的楼阁,后泛指纪念功臣的场所:


补充说明

  1. 职能差异:作为官署时,麟台是行政机构;作为象征时,则与功臣画像、历史评价相关。
  2. 文学意象:在诗词中多与“功名”“仕途”关联,如白居易以“滞麟臺”暗喻官职升迁受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会要》或唐代墓志铭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霸川板行迸走宾待鉢那波势刍秣貙武厝基大吼递呈豆萁多蒙讹作梵呗放殛反气旋飞流短长焚削赋租龟潜滚溜行家话还醇返朴豁边简恣角音骄盈驾头帣鞴夸夺子灵悟罗汉落墨埋光盲公镜面生弥日怒噪偶寝欧杖平衍旷荡牵肠债日中为市荣爱沈淀审结沈痛蛇蚓事业湿渍渍谈助土堡先远箫谱小敍效邮晓字徙卜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