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慌忙;急忙。荒,通“ 慌 ”。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天晓众僧恰斋罢,忽走一小僧,荒急来称祸事。”
关于“荒急”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通假与词源
“荒”在古汉语中常通“慌”,如《刘知远诸宫调》中“荒急忙分说”即用此义。该词多见于宋元时期的文献,用于描述突发状况下的紧张情态。
文献用例
近义词与关联词
同义词包括“慌急”“急慌”,均表示因突发情况而产生的慌张与匆忙。
补充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特定方言语境。其语义侧重于因突发事件导致的慌乱,而非日常忙碌。
如需查看更多文献例证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汉典、百度百科等来源。
《荒急》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形势紧迫、情况危急。它常用来形容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紧急程度非常高,无法等待和耽搁。
《荒急》的两个字分别由草字头的“艹”和“急”组成。
“艹”是草字头,它表示与植物相关的事物。
“急”是一个常见的字,它由心字旁以及自上而下的三个横笔画组成。
《荒急》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孙述传》中,其中描述了一种情况下需要紧急举动的意思。
《荒急》的繁体字为「荒急」。
古时候《荒急》的写法没有变化,和现在的写法一样。
1. 面对火灾,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荒急措施。
2. 在战争的关头,军队需要全力奋战,情况荒急。
荒苦、荒芜、急忙、急需
紧迫、紧急、危急
从容、轻松、悠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