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令色的意思、令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令色的解释

(1).和悦的容色。《诗·大雅·烝民》:“ 仲山甫 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郑玄 笺:“嘉,美;令,善也。善威仪,善颜色,容貌翼翼然,恭敬。”

(2).伪善、谄媚的脸色。《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 驩兜 ,何迁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后汉书·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3).美丽的姿容。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二》:“ 和帝 特詔分宫人赐诸王,以姬为 清河孝王 姬,有令色,王絶重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餘姚 虞定国 ,有好仪容。同县 苏氏 女,亦有美色。 定国 常见,悦之。后见 定国 来,主人留宿,中夜,告 苏公 曰:‘贤女令色,意甚钦之。此夕能令暂出否?’主人以其乡里贵人,便令女出从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令色”一词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美好的容貌,二是指伪善、谄媚的神态。该词出自《尚书·虞书·皋陶谟》,其语义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古今异义现象。

从词源学分析,“令”本义为“美好”,《说文解字》释作“发号也”,后引申出“善、美”之意;“色”在甲骨文中象人跪坐之形,本指面部神情,《汉语大词典》注为“脸色,表情”。二字组合后,“令色”最初指代美好的仪态,《诗经·大雅·烝民》中“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即用此本义。

随着语义演变,该词逐渐带有贬义色彩。《古代汉语词典》指出其特指“假装和善的面貌”,如《论语·学而》所述“巧言令色,鲜矣仁”。这种语义转化反映了古代儒家对表里不一的道德批判,成为传统文化中辨识伪善的重要语词。

网络扩展解释

“令色”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和悦的容色
    指温和、友善的面部表情,常用于描述自然流露的善意态度。例如《诗经·大雅·烝民》中提到“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强调仪态端庄、神情恭敬。

  2. 伪善、谄媚的脸色
    带有贬义,指刻意伪装出的讨好表情。如《论语·学而》中“巧言令色,鲜矣仁”,批评用花言巧语和虚伪表情取悦他人的行为。

  3. 美丽的姿容
    古汉语中也可形容外貌姣好。例如《搜神记》记载“贤女令色”,即赞美女子容貌出众。


二、经典文献中的用例


三、现代用法

现代多用于贬义,常与“巧言”连用(如“巧言令色”),形容虚伪讨好。例如:


“令色”含义随语境变化,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褒义(和悦/美丽)还是贬义(谄媚)。其核心在于“表面表现”,既有礼仪之美,也有虚伪之嫌。

别人正在浏览...

辈旅北山摩崖造像表解镖局别说蚕功长随带驮子趁迭褫魂出差子此事体大从子挫气发瞽披聋焚掠浮费附义高绝鼓兵鬼籍航标哄集后藏欢慕徽徽假象街道树界会汲汲鯨音局牗匡士鍊钢廪膳生厘品麻菲门迳妙处民怨沸腾旁求博考骈族桥台侵预弃养啓召权人容或缛礼烦仪闪电窗商务印书馆讪詈声泪俱下甚设试问授历苏门啸无伤无臭夏衍泄欲洗脸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