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品的意思、厘品的详细解释
厘品的解释
区分并加以评定。《魏书·酷吏传·羊祉》:“然尚书銓衡是司,釐品庶物,若状与跡乖,应抑而不受,録其实状,然后下寺,依諡法準状科上。”
词语分解
- 厘的解释 厘 í 小数名,百分之一:厘米。 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中国一市亩的百分之一;d.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
- 品的解释 品 ǐ 物件:物品。产品。赠品。战利品。 等级,种类:品名。品类。品色。品位。 性质:品质。品行(妌 )。品节(指人的品行节操)。人品。 体察出好坏、优劣等:品评。品第(品评优劣而定其等级)。品味(品
专业解析
“厘品”属于汉语中较为罕见的组合词汇,尚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收录。根据汉字构词法及语用逻辑分析,可作以下两层次解析:
-
字义溯源
- “厘”:本义为“治理、整理”,如《尚书·尧典》有“允厘百工”之句;现代汉语中引申为细微单位(如“厘米”)或处理事务(如“厘清”)。
- “品”:甲骨文象三器皿相叠之形,《说文解字》释为“众庶也”,后衍生出等级(如“品第”)、物件(如“商品”)、鉴别(如“品鉴”)等多重含义。
-
组合词推测
该词可能出现在特定领域作为专业术语,如:
- 文物鉴定:指通过细致分类确定器物等级(例:“这批瓷片需经专家厘品后方可定级”)
- 工业制造:表示对产品进行精密分级(例:“电子元件按误差率厘品为五等”)
- 方言使用:部分地区或有特殊语义承载,需结合具体语境考辨
注:建议使用者提供具体语境或查询《辞源》《汉语方言大词典》等专业辞书进一步确认,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2版)》官网提供在线字义检索服务。
网络扩展解释
“厘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í pǐn,其核心含义为“区分并加以评定”。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解释
- 定义:指对事物进行分类、辨别并给予评价或判定。
- 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中,常见于描述官方或学术性的评定过程,例如对人物、事件、物品的等级划分。
词源与出处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魏书·酷吏传·羊祉》,原文为:“然尚书銓衡是司,釐品庶物,若状与跡乖,应抑而不受……”。
- 语境分析:此处“厘品”指官员在职责范围内对各类事务进行审核与评定,强调依据事实和规范作出判断。
字义分解
- 厘(lí)
- 本义为“治理、整理”,如“厘正”(订正);
- 也作量词,表示“百分之一”(如厘米、厘金)。
- 品(pǐn)
- 指“等级、类别”,如“品级”“品类”;
- 引申为“评定”,如“品评”。
现代应用
- 使用场景: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中。
- 近义词:评定、鉴别、分门别类;反义词:混淆、笼统。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职制度或《魏书》相关内容,可参考、4、5等来源的详细引证。
别人正在浏览...
罢止辩智宾阼波俏博雅不淑采问常州学派产母痨豉酒祠官的历地层学顶礼慈云订制叮嘱二姓方直凤纪浮玉公然挂罥光域海船海州常山寒光龢民恒干贺岁架格蹇废节衣素食吉祥天女磕匝枯蔓牢鼎联欢敛声匿迹狇狫内当跑路陪奁七志三都扇市哨尖儿烧利市神佛生死观世态人情史赞肆觐傱傱太康体吐法五齑儛人无升向外小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