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掌管兑运事宜。《明史·食货志三》:“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其或改拨他镇者,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参见“ 兑运 ”。
(2).犹领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米色刁难》:“凡弁丁水次领兑正米之外,例有耗米,又有耗外赠贴,及负重厓驳等费。”
“领兑”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结合多个权威来源(如汉典、史书等)解释如下:
指负责管理漕粮运输或物资兑换的事务。这一用法在明代漕运体系中较为常见,例如《明史·食货志三》记载:“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
这里的“领兑”强调官方对运输环节的调度与监管,涉及漕粮从征收、存储到转运的全流程管理。
泛指从特定渠道获取物资或款项的行为。清代《福惠全书》提到:“弁丁水次领兑正米之外,例有耗米。” 此处指在运输过程中按规定领取粮食及额外补贴。现代语境中,“领取”的含义更贴近日常使用,如领取钱款、物资等。
如需深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明史》或《福惠全书》相关章节。
《领兑》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动词。它的意思是接受或取得应得的给付或货款。
《领兑》的拆分部首是领(亻)和兑(卩)。领的笔画数为5,兑的笔画数为7。
《领兑》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意义源自于人们在交易或支付过程中领取或兑现款项的行为。
《领兑》的繁体字为「領兌」。
在古代,汉字《领兑》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根据古代文字的演变,可能存在一些变体写法,但基本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1. 她来领兑工资。
2. 我们需要前往银行领兑一些现金。
3. 这是您的退款,您可以到柜台领兑。
组词:领取、领取现金、领取奖金、领取工资
近义词:取得、接收、兑现
反义词:支付、赔偿、借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