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唱酬的意思、唱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唱酬的解释

亦作“唱酧”。亦作“ 唱詶 ”。以诗词相酬答。 唐 白居易 《<因继集>重序》:“足下虽少我六七年,然俱已白头矣……而又未忘少年时心,每因唱酬,或相侮謔。”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一:“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復见前贤。” 明 唐寅 《送行》诗:“此日伤离别,还家足唱詶。” 清 吴伟业 《送山东耿中丞青藜》诗:“幕中壮士争超距, 稷下 高贤共唱酬。”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吟诗填词,那是所谓唱酬,也算很了不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唱酬”是古代文人之间以诗词互相应答、酬一种文学互动形式,常见于诗友、文人的交往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唱酬”指通过创作诗词进行交流,通常是一方先作诗(“唱”),另一方回应(“酬”)。其核心在于“互动性”,强调诗词内容或形式上的呼应。例如白居易与友人通过诗歌“相侮謔”(开玩笑),便是典型的唱酬场景。

二、历史背景

此传统可追溯至唐代,如刘禹锡与白居易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即为经典唱酬之作。宋代文人亦热衷此类活动,金代元好问在《论诗》中曾批评过度拘泥形式的唱酬。

三、主要形式

根据唱和规则,可分为四类(参考):

  1. 一般唱酬:仅主题相关,不限定用韵。
  2. 步韵(次韵):严格使用原诗的韵字及顺序。
  3. 用韵:使用原诗韵字,但顺序可调整。
  4. 依韵:仅押同一韵部,不限定具体韵字。

四、文学意义

唱酬不仅是社交方式,也推动诗词技艺切磋。例如明代唐寅在送别诗中借唱酬抒发情感,清代吴伟业则以此记录幕府文人的交流。

示例:白居易写诗赠友人,友人依原韵回赠,双方通过诗歌内容表达对时局的感慨或生活志趣,形成思想与艺术的双向互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唱酬》是一个汉字词语,它可以拆分成“口”和“⺩”,共有16个笔画。该词源于古代汉族的乐舞活动,表示表演者在唱歌或跳舞时所得到的报酬或赞赏。这个词在繁体中写作「唱酬」。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唱酬》在古代的写法为「說唳」。这个写法由「言」和「豸」两个部首组成,「說」表示说话、歌唱,「豸」则用来表示音乐的媒介,表示用声音表达感情的方式。 以下是一个例句:"他在演出中唱得很出色,获得了丰厚的唱酬。" 一些相关的词语包括:歌唱、报酬、奖励等。近义词可以有表演费、演出酬劳、辛勤付出所得等。反义词则可能是无偿表演、无回报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