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斥的意思、陵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斥的解释

侵凌;侵犯。《后汉书·西羌传论》:“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也。” 南朝 梁 沉约 《封左兴盛等诏》:“门下逆竖 王敬则 纵兵内侮,陵斥畿甸。” 明 归有光 《贺戚总戎平倭序》:“顷岁,乃敢陵斥州县,浸淫疽食,滨海之区,为其所伤残者,沿络万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斥是汉语中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指侵凌欺压并加以斥责,常用于描述强势者对弱势者的压迫性行为。以下从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用例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本义解析

  1. “陵”的本义

    指侵越、欺压,如《汉语大词典》释“陵”为“侵犯;欺侮”,常见于“陵轹”(欺压)、“陵虐”(欺凌虐待)等词。

  2. “斥”的本义

    指责骂、排斥,如《说文解字》注“斥”为“却屋也”,引申为驱逐、指责(《汉语大词典》。

  3. 组合义

    “陵斥”融合二者,强调通过权势或暴力进行欺压并伴随言语斥责的行为,常见于描述官僚、豪强对平民的压迫。


二、古籍用例与引申义

  1. 《后汉书·窦融传》

    “宪既负重劳,陵斥滋甚。”

    此处指东汉权臣窦宪居功自傲,对他人侵凌斥责日益加剧(《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引申特点
    • 权势压迫:多用于上位者对下位者的压制(如官吏对百姓)。
    • 言行兼具:既包含行为上的欺凌,也包含言语上的斥责。

三、现代工具书释义

权威词典均强调其“欺压+斥责”的双重行为:


四、语义演变与使用场景

该词属文言遗存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被“欺压”“欺凌”“斥责”等词替代,但仍见于历史文献或学术文本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复合动作特征。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在线访问入口(需订阅)。
  2.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ISBN 978-7-101-00306-2。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1424-4。

网络扩展解释

“陵斥”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íng chì,其核心含义为侵凌、侵犯。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通过强势手段对他人或地域进行欺凌、侵占。如《后汉书·西羌传论》中提到:“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也”,即形容外族对中原的侵犯行为。

  2. 词素拆分

    • 陵:本义为“大土山”(如丘陵),引申为“欺压、侵犯”。
    • 斥:此处指“扩展、侵入”,与“陵”组合后强化侵犯的主动性。

用法与语境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文言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陵”在不同组合中可表达不同含义(如“陵压”指欺压,“陵谷”比喻世事变迁)。

别人正在浏览...

办案迸溅表字裁划仓粮漕藏草团瓢缠臂长引笞棰蚩狞创始人聪敏打铁趁热點點东手接来西手去耳套恶煞星发际甘之如荠呱呱坠地观者如市鬼教桂子兰孙汉佩汗帨侯印黄碌欢庆化平讲主校书郎戒晨九天九地具白可虑莲府练染露牙没趣搭拉内蕴鲇鱼上竹儗非其伦排揎铅汞峭危然可三摩钵提删割缮缉慴息拭玉邃博夙期童牙头童齿豁退心五行家相毙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