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胁君的意思、胁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胁君的解释

(1).胁持国君。《汉书·五行志下之下》:“后 楚 屈氏 譖杀 公子追舒 , 齐 庆封 胁君乱国。”

(2).被胁持的国君。《礼记·礼运》:“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 郑玄 注:“劫胁之君也。” 孔颖达 疏:“私藏公物,则见此君恒被臣之劫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胁君”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从“胁”和“君”两个字的构词和古汉语用法来理解。

  1. 字义解析:

    • 胁 (xié): 本义指人体从腋下到腰上的部分,即“两胁”。引申义为:
      • 逼迫、强迫: 这是“胁”最核心的引申义。指用强力或威势使人服从、做某事。如“胁迫”、“威胁”。(参考《汉语大词典》“胁”字条释义)
      • 收敛、收缩: 如“胁肩谄笑”(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谄媚的丑态)。
    • 君 (jūn): 本义指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即“君主”、“国君”。引申为对尊长、主人的敬称。
  2. “胁君”的含义: 将“胁”与“君”组合,“胁君”作为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核心意思是指: 挟持、胁迫君主。 这表示臣子、权臣或外部势力利用权势、武力或其他手段逼迫、控制君主,使其不能自主行事,成为傀儡或被迫听从摆布。这是一种严重的僭越和犯上行为。

  3. 典籍例证与权威释义:

    • 《左传》中的体现: 在记录春秋时期历史的《左传》中,多次出现权臣或强势大夫架空、胁迫国君的情形,虽然未必直接使用“胁君”一词,但生动描绘了“胁君”的实质。例如,鲁国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长期把持国政,国君权力被削弱。(参考《左传》相关史实记载)
    • 权威词典释义: 《汉语大词典》对“胁君”的解释即为:“挟持君主”。这直接点明了其核心含义。(参考《汉语大词典》“胁君”词条)

“胁君”意指胁迫、挟持君主。它描述的是臣下或外部势力以强力或威势迫使君主屈从,剥夺其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实际权力和自主意志,是古代政治斗争中一种严重的失序和悖逆行为。其核心在于“胁”的“逼迫”之意作用于“君”这个对象上。

网络扩展解释

“胁君”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胁持国君
    指通过武力或威胁手段控制君主,迫使其服从。例如《汉书·五行志》提到“齐庆封胁君乱国”,即描述臣子以暴力要挟君主的行为。

  2. 被胁持的国君
    指君主本身成为被胁迫的对象。如《礼记·礼运》记载“冕弁兵革藏于私家,是谓胁君”,郑玄注解为“劫胁之君”,即君主因权力旁落而受制于他人。


二、历史用例


三、相关成语

“胁君”常与其他词语关联,如:


“胁君”既可表示“胁迫君主”的行为,也可指代“被胁迫的君主”,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斗争中的权力失衡现象。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文献出处,可查阅《汉书》《礼记》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败损半决赛饼铛比世伯理草迷昌亡嘲风咏月储供从祖祖父麤戾盗索顶额贰公非折凤屏扶危救困高肩担鬲絶跟问弓服桂花华椷恚惧诲谆减杀劫外天禁仓九月悃愊来归联事留行娄罗駡山駡海门郎闽学撚梢子庞眉皓首墙根蜣蜋转丸签谱峭壁轻民清香启攒取美鋭果上坡说古话俟汾厮守溲麪太老师提理提选凸凹不平推恕笑音心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