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铅和汞。道家炼丹的两种原料。 宋 苏轼 《真一酒歌引》:“铅汞以为药,策易以候火,不如天造之真也。”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三折:“你那里得熬煎铅汞山头火?你那里觅医治相思海上方?” 清 郑燮 《燕京杂诗》之一:“不烧铅汞不逃禪,不爱乌纱不要钱。”
(2).指炼丹。 唐 白居易 《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专心在铅汞,餘力工琴碁。”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倪幼蓉》:“女少长喜閲《道藏》书,且多妙解。於炉火铅汞之事,独不深信。”
(3).道教语。指先天元气。 清 赵翼 《挽唐再可》诗:“丹元养铅汞,胎息调龙虎。”
“铅汞”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化和现代应用综合理解:
炼丹原料
铅和汞是古代道家炼丹的核心材料,认为通过炼制可生成延寿丹药。如白居易诗中“专心在铅汞”即指炼丹活动。
象征意义
道教将铅汞比作“先天元气”,铅代表肾中元精(属水),汞象征心神(属火),二者调和象征阴阳平衡。
化妆品污染
劣质化妆品可能含铅(如铅粉增白)、汞(如汞化合物祛斑),长期使用会导致色斑、皮肤粗糙甚至中毒。
饮食污染
工业污染可能使食物含过量铅汞,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失眠等慢性中毒症状。
注意:现代语境中“铅汞”多指重金属污染,需与古代炼丹术语区分。若涉及具体产品检测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机构。
铅汞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被用来指代两种有毒重金属元素——铅和汞。
铅汞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铅:金字旁和二画
汞:水字旁和八画
铅汞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铅和汞都是古人熟知的重金属元素。铅主要用于制作铅笔、油漆和玻璃等物品,而汞则被广泛用于制作温度计和荧光灯等器具。
在繁体字中,铅汞的写法保持不变。即使现代汉字的简化使得一些繁体字逐渐被废除,铅汞这个词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铅汞的写法略有不同。铅在古代的写法是「鈆」,而汞的写法是「㥯」。这种古代写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这两个元素的认识与使用。
以下是一个使用铅汞作为词语的例句:
他们工作的工厂中使用了大量的铅汞,因此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健康。
铅和汞都属于有毒元素,因此使用铅汞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和铅汞相关的其他词语有:
组词:铅笔、汞柱、铅封、汞矿
近义词:银汞、汞银
反义词:铜铅、金银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