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旧谊。 北周 宇文逌 《<庾子山集>序》:“余与 子山 ,夙期款密,情均縞紵,契此金兰。” 宋 姜夔 《次韵辛克清先生》:“我与先生,夙期已久,人间无比。”
(2).预约,旧约。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去年君到见春迟,今日寻芳是夙期。祇道朱樱纔弄蕊,及来幽圃已残枝。”
(3).犹夙愿。 明 华察 《宿玉阳山房》诗:“返照明溪梁,深松晦夕景。岩卧符夙期,云阴石牀冷。”
“夙期”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ù qī,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旧谊
指长久积累的情谊或交情。例如北周宇文逌在《庾子山集序》中写道:“余与子山,夙期款密”, 强调两人深厚的情谊。宋代姜夔《次韵辛克清先生》也用“我与先生,夙期已久”表达惺惺相惜之意。
预约/旧约
表示事先的约定或承诺。宋代梅尧臣诗《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中,“今日寻芳是夙期”,即指诗人与友人早有赏花之约。
夙愿
指长久以来的愿望或志向。明代华察《宿玉阳山房》中的“岩卧符夙期”,便暗含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文学应用:该词多用于诗词文赋,如黄庭坚“同声倾夙期”、上官仪“夙期暌善谑”等,常见于表达情怀、约定或志向的语境。若需具体诗文例证,可参考《庾子山集序》 或姜夔词作。
夙期是一个汉字词语,多用于形容早起、早晨。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指早晨的人们启蒙的时候,表示早期或初起的阶段。第二种解释是指尚未成年的人,即少年儿童。
夙期的拆分部首是夕和期。夕是指夜晚,期是指等待。夙期共有9画。
夙期的来源尚未明确,但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推测夙期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其义项的扩展可能与先秦时代社会人们对时间的观念有关。
夙期的繁体字为「夙」。繁体字形态的夙期保留了字形较为古朴的特点,更符合传统的书写风格。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夙期的字形没有太大的变化。古人书写夙期时,一般采用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进行书写,使字形更加规整。
1. 他每天都夙期起床锻炼身体。
2. 这位少年才气出众,夙期可期。
夙期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1. 夙兴:早晨醒来。
2. 夙愿:早年的愿望。
3. 夙夜:整个白天和黑夜。
早晨、早起、晨间
晚上、夜晚、傍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