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綟木的意思、綟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綟木的解释

树木名。又名南烛。叶卵圆形,互生。花白色筒状,多数花冠排列花轴之上,下垂为穗状。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綟木》﹝释名﹞引 陈藏器 曰:“生林泽山谷,木文侧戾,故曰綟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綟木”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形和文献角度分析。根据《汉语大词典》(第9卷),“綟”字本义指“苍绿色”,常用于形容织物或植物色泽,如《后汉书》中“綟绶”即青紫色印绶的记载。结合“木”部构成,“綟木”可推测为具有青绿色特征的树木,可能指代某种特定树种。

从植物学角度,《中国树木分类学》(商务印书馆,1937年)提及部分壳斗科植物枝叶呈深绿色,或与“綟木”描述特征存在关联,但未直接使用该名称。目前权威辞书中尚未收录“綟木”作为独立词条,建议使用者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或核实是否为“栎木”等近似词汇的书写变体。

网络扩展解释

綟木是一种杜鹃花科植物,学名为Lyonia ovalifolia,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及长江以南丘陵山区。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学名与别名
    学名Lyonia ovalifolia,别称南烛、乌饭叶、染菽等。其名称“綟木”源于古人对植物纹理的描述,指其木质纹理侧戾(不规则扭曲)的特征。

  2. 形态特征
    綟木为常绿或落叶灌木/乔木,高可达12米。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长5-14厘米,全缘,叶脉下凸。花白色筒状,呈穗状下垂排列。

  3. 生态分布
    生长于酸性红壤地区,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常见于林泽山谷及长江以南丘陵地带。

  4. 药用价值
    枝叶和果实可入药,主治脾虚腹泻、腰脚无力、跌打损伤等症,具有补脾益肾、活血强筋的功效。现代研究认为其可改善肝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需注意:綟木易与“樳木”“榒木”等名称混淆,但后两者分别指传说中的大树(樳木)或其他木本植物(榒木),科属和用途均不同。

别人正在浏览...

阿琼傍暨杯中绿笔简博夜柴火钱牀屋出乎意外粗谩单音词兑坊防腐剂负局先生负任蒙劳富愈贯甲鸿宾鸿丽后元音画卵鞯汗槛羊骄暑结僮髻根迥判积素寄宿舍就亲库藏炼钢率俾盲僮跛竪马首是瞻渺视冥惷颞顬逆事欧洲拍车劈面佥同清眸驱配入幕宾沙化炻器水衣顺义私德镗鞳谈晤童騃通虏徒卒稳密仙菜仙闼狝剃小便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