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渺视的意思、渺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渺视的解释

小看;轻视。《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布 駡曰:‘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 清 方文 《田居杂咏》之三:“我亦负奇气,渺视乡里儔。”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这 王胡 ,又癞又胡,别人都叫他 王癞胡 , 阿Q 却删去了一个癞字,然而非常渺视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渺视(miǎo shì)是汉语中一个表示轻视、小看的动词,其核心含义为因事物看似微小或不足道而加以轻视。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其释义、用法及来源:


一、权威释义

  1. 基本释义

    指因事物在规模、价值或重要性上显得微不足道而加以轻视,强调主观上对客观事物的贬低判断。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907页。

    查看来源(注:链接为商务印书馆官方书籍介绍页)

  2. 古汉语溯源

    “渺”本义为水面辽阔或微小(《说文解字》:“渺,水广也”),引申为事物之微小;“视”即看待。二字组合后,形成“因微小而轻视”的动宾结构。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卷7,第231页。

    查看来源


二、用法与语境

  1. 典型搭配

    • 对象:多用于抽象事物(如规则、困难)或群体(如对手、弱者)。

      例句:“渺视对手的实力,往往导致失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 对比词:与“藐视”为近义词,但“渺视”更侧重因事物表面微小而产生的轻视;“藐视”则含主动贬抑意味(《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2. 语体特征

    属书面语,常见于文学、评论类文本。如《三国演义》中“渺视群雄”的用法,体现对众对手的贬低态度。


三、近义与反义词

类型 词汇示例 差异说明
近义词 藐视、轻视、鄙薄 “藐视”语气更强,“轻视”更口语化
反义词 重视、尊重、敬畏 强调对事物价值的肯定

四、规范使用提示

根据《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教育部,2002年),“渺视”与“藐视”为全等异形词,推荐使用“藐视”。但在文学表达中,“渺视”仍保留其特有的意象色彩(如突出“微小感”)。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4.

网络扩展解释

“渺视”是一个汉语词语,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渺”指微小、不重要,“视”表示看待。组合后意为对事物或人持轻视态度,认为其微不足道。例如《三国演义》中“环眼贼!你累次渺视我!”()。

  2. 情感色彩
    侧重表达“小看、不重视”,程度较轻,如“渺视植物”指未意识到其重要性()。与“藐视”相比,后者带有更深的轻蔑和贬低意味()。


用法与例句


权威来源说明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历史用例或语义演变,可查看上述标注的引用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拜爵长醉巉耸车怠马烦尘床陈鲤庭饬蛊赤鸡春秋战国电调点饥低服斗称朵楼费捐奉送氛氤感纫呱嗒板儿骨骼寒燎横难结蜣兢惶荆牛丽轨铃铛乱臣逆子戮力一心沦敦麦季瞒天智密云不雨宁佳霓衣派调皮袋批郤导窽乔坐衙宂谬揉错三期贤佞上算盛丽世眼说方便痛殴铜阙瓦盆威暴輼凉乡霸乡壤侠奴显曜小户席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