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鸡蛋上雕画图形。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古之豪家食称画卵,今代犹染蓝茜杂色,仍加雕鏤,递相餉遗,或置盘俎。”
“画卵”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指在鸡蛋表面进行彩绘或雕刻的习俗,常见于古代寒食节活动。根据汉典等来源,这一风俗流行于河北、湖南等地,人们将鸡蛋染成蓝、红等颜色,或雕刻花纹,用于互相赠送、祭祀摆放,后来发展为民间工艺品并出口海外。此习俗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古之豪家食称画卵……”。
部分词典(如)将其定义为成语,比喻“做毫无意义或无效的事情”,类似于“画蛇添足”。但这种用法在其他文献中较少出现,可能属于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比喻,需注意权威性存疑。
《画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画鸟蛋,比喻文字、绘画等技艺高超。
《画卵》的部首是“卩”和“卵”,共有9画。
《画卵》一词最早出自《汉书·艺文志》,原文为“楷书如画卵,章法如编诗”。引用时多指字画潇洒、造诣高深。
《画卵》的繁体字为「畫卵」。
古时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小篆字形写作「畵卵」。
他的字画技艺高超,简直是画卵一般。
画技、卵石、画家、彩绘、绘画
画龙点睛、画龙点睛之笔、淋漓尽致
马虎、不细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