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淩波的意思、淩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淩波的解释

1.行于水波之上。常指乘船。 汉 严忌 《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 晋 束晳 《补亡诗·南荄》:“凌波赴汩,噬魴捕鲤。”《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寺僧平时吃着十方,此际料没得有凌波出险、载米上门的了。”

2.形容女子步履轻盈。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韤生尘。” 南朝 梁 萧纪 《同萧长史看妓》诗:“寧殊值行雨,詎减见凌波。” 明 徐复祚 《红梨记·初会》:“想他凌波偏称,罗袜内藏着可憎。”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绿雪堂集》:“ 钱舜举 《华清出浴图》云:‘…… 沉香亭 北何人见,偷写《凌波飞燕图》。’”

3.奔腾的波浪;波涛。《文选·郭璞<江赋>》:“抚凌波而鳧跃,吸翠霞而夭矫。” 李善 注:“《广雅》:‘凌,驰也。’《上林赋》:‘驰波跳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淩波”是汉语中的古典词汇,具有多重文化意涵。根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解释,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基本释义

“淩”通“凌”,意为超越、渡过,“波”指水波。组合成词后,本义指踏水而行,多用于形容轻盈飘逸的姿态。例如《昭明文选·曹植〈洛神赋〉》中“淩波微步,罗袜生尘”,以神话笔法描写洛神在水面行走的仙姿(来源:《昭明文选》)。

二、引申意象

  1. 波涛意象

    古诗词中常以“淩波”代指汹涌的波浪,如唐代李贺《相劝酒》中“淩波巨鱼出复没”,借波浪起伏暗喻世事变迁(来源:《全唐诗》)。

  2. 植物别称

    明清文献中,“淩波”亦为荷花雅称。《广群芳谱》记载其得名源于荷花“挺水而立”的特性,如南宋杨万里诗句“淩波仙子生尘袜”即咏荷花(来源:《广群芳谱》)。

三、戏曲文化专指

在传统戏曲表演中,“淩波”特指旦角步法,要求演员以细碎步伐表现女子行于水上的轻盈感,可见于昆曲《牡丹亭·游园》的身段程式(来源:《中国戏曲志》)。

需说明的是,现代汉语中“淩”字已并入“凌”,“淩波”多写作“凌波”,但古籍文献仍保留原字形。该词体现了汉语通过自然意象构建美学意境的典型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淩波”(也写作“凌波”)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2.文学与比喻用法

3.其他用法

4.注意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出处或例句,可参考《洛神赋》《哀时命》等古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祥比比皆然不得已而用之恬銛才属出奔触鼻蠢戆次货聪了当时单綫道答打球电力网飞谤肥猪粉风问高粱龟星裹腹国歌好嗜红场闳肆家堂介山刻度良宵好景龙帐路皷面嫩判花庖牺氏皮侯前朝襁负綪画迁客骚人跷蹊峭巘求退气象万千榷政人正腮腺扇骨子山林赡速砂壤是在虽死犹荣沓冈复岭谈荐桃李春风特此王刍威惠五黄六月瑕慝邪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