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人正的意思、人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人正的解释

即人元。 夏 历的岁首。 汉 班固 《白6*虎通·三正》:“十三月之时,万物始达,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 夏 为人正,色尚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人正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人正”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书面或特定语境使用的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面拆解并结合典籍用法来理解:

  1. 核心含义:人之正朔或人事之始

    • 字义拆解: “人”指人类、人事;“正”在此取其本义之一,指“开端”、“起始”,尤其与历法、岁时相关(如“正月”即一年之始月)。
    • 典籍出处: 此义主要源于古代历法概念“三正”(夏正、殷正、周正)。“人正”特指“夏正”,即夏朝采用的以建寅之月(通常对应农历正月,大致在公历1月下旬至2月中旬)为一岁之首的历法系统。古人认为夏历最符合农业生产和人事活动的规律,故称“人正”。
    • 例证:
      • 《尚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孔颖达疏引马融曰:“建子、建丑、建寅,三正也。” 其中“建寅”即夏正、人正。
      • 《大戴礼记·诰志》:“虞夏之历,正建于孟春… 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 故曰夏数得天,百王所同。其在商汤,用师于夏… 作《汤誓》,改正朔,易服色… 故曰殷数得地… 周数得天… 故曰周数得人。” (此段虽未直接言“人正”,但阐述了夏历(建寅)合天时、宜人事的特点,为“人正”之义的背景)。
      • 《史记·历书》:“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明确指出夏正(人正)以正月为岁首。
  2. 引申含义:人的行为端正、合乎正道

    • 字义拆解: “人”指个体的人;“正”指正直、正当、合乎规范。
    • 用法: 此义相对少见,是将“人”与“正”组合,强调作为人应有的端正品行或遵循正道。常出现在强调修身、道德的语境中。
    • 例证:
      • 虽无单一经典直接定义此组合词,但其意涵可从儒家等强调个人修养的典籍精神中引申。例如《论语·颜渊》:“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强调领导者自身行为端正(“正”)的重要性,推及个人,“人正”可理解为个体自身行为端正。
      • 后世文献或口语中,在特定语境下(如家训、劝诫文)可能出现类似“做人要人正”的表达,意指做人要正直、走正道。

“人正”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

  1. (古义,特定)指夏历(夏正): 即以建寅之月(农历正月)为一年之始的历法系统,因其被认为最符合人事农时,故称“人正”。此义源于古代“三正”之说,主要见于历史、历法文献。来源如《尚书》、《大戴礼记》、《史记》。
  2. (引申义)指人的行为端正、合乎正道: 强调个体应具备正直的品行,遵循道德规范。此义虽不如第一义项有明确典籍直接定义,但符合汉语构词逻辑及传统文化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儒家等强调修身的思想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人正”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古代历法术语(主要含义)

指夏历的岁首,即夏朝历法的正月,属于“三正”之一。

二、现代引申用法(非主流)

少数语境中可能形容人品正直,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是现代误用或组合词。例如“年轻人正风华正茂”中的“人正”实为“人”与“正”的临时组合,非固定成语。


提示:若需进一步考证历法相关内容,可参考《白虎通·三正》原文或汉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炳琅不粘锅缠絃承基雠夷除次粗通文墨待道叠破帝庭动切斗胆对付放流缚鸡弄丸隔行如隔山宫府共少管华褐衣蔬食环拜寰土获辠笺谱奸唯解酲籍马寄奴汲深济胜具枯颗酪浆连着吝书緑石命钉女中豪杰否极阳回仆赁乾点启明星启全秋田曲匝热门热气腾腾戎昭桑农僧却崎噬指陶然腾降佻荡頽发委辟文法学稳婆五色衣贤首宗遐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