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政的意思、榷政的详细解释
榷政的解释
征税的事务。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京都特设总税务司,凡各口海关,则设正副税务司,帮同监督经理榷政。”
词语分解
- 榷的解释 榷 è 渡水的横木。 专卖:榷货。榷场(征收专卖税的交易场所)。榷税(专卖业的税)。 商讨:商榷。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政的解释 政 è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或集
网络扩展解释
“榷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定义:指征税的事务,特指古代国家对特定商品(如盐、铁、茶等)实行专营专卖的税务管理。
- 词性:名词,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政论类文本。
构成分析
- 榷(què)
- 本义为独木桥,引申为“专卖、垄断”之意,如“榷茶”即指茶叶专卖制度。
- 在历史上常与国家专营政策相关,如盐铁专卖称为“盐铁榷”。
- 政(zhèng)
历史用例
- 清代实例: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税则》中提到,清廷设“总税务司”及“正副税务司”专职管理海关征税事务。
- 文献记载:清代钱谦益曾用“榷政告竣”描述袁可立之子完成征税事务后的社会反响。
文献出处
该词多见于古代经济政策相关文献,如《盛世危言》《南征吟小引》等,反映中国古代财税制度的特点。
网络扩展解释二
榷政的意思
《榷政》是一个汉语词语,意为进行管理和规范贸易的方式。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榷货》一章中,形容管理贸易的政策和制度。
榷政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榷政》的部首为木,总共包含10个笔画。
榷政的来源
《榷政》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商贸中对于管理贸易的需要。榷政在贸易中的含义是管理遏制市场,控制贸易的方式。今天,榷政这个词仍然在中文中使用,用来形容管理和规范贸易的政策。
榷政的繁体
榷政的繁体字为「搉政」。
榷政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榷政」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古时候写作「榷倩」,相当于现代汉字的「榷政」。
榷政的例句
1. 这座城市以榷政繁荣发展,吸引了许多商人。
2. 榷政制度的实行有效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榷政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榷税、榷酒、榷买。
近义词:管理、规范、经营。
反义词:开放、自由、放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