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歌的意思、国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歌的解释

[national anthem] 法定在正式场合代表国家的歌曲

详细解释

由国家规定的代表该国的歌曲。通常在隆重集会、国际交往仪式等场合演奏(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国歌的详细释义

一、汉语词典释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国歌指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该国的歌曲,通常在重要集会、国际交往及庄严仪式中演奏,象征国家主权与民族精神。其旋律与歌词体现国家历史、文化及政治理念,具有法定地位。

二、法律地位与象征意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国旗法》,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法定国家象征,与国旗、国徽享有同等地位。演奏或演唱时需庄严肃立,不得有损国歌尊严。其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源于抗战历史,凝聚民族危亡意识,激励国民团结奋进。

三、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国歌承载国家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例如,《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民族救亡背景下,后于1949年政协会议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确立为国歌。其功能包括:

  1. 仪式性:用于升旗、国际赛事、外交场合等,强化国家形象;
  2. 教育性:通过学校及社会教育传递爱国精神;
  3. 凝聚力:在重大事件中唤起国民情感共鸣。

权威来源参考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法律出版社.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直接链接,以上来源标注权威出版物名称,内容严格依据公开出版物定义及法律条文。)

网络扩展解释

国歌是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具有法定地位和象征意义。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功能
国歌是经国家立法或政府确认的乐曲,用于正式场合(如国际会议、庆典、体育赛事)以代表国家。其核心功能包括:

  1. 民族精神的体现:反映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如《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
  2. 凝聚力与爱国情怀:通过激昂的旋律和歌词,增强国民认同感,如法国《马赛曲》在革命时期的鼓舞作用。

二、历史背景
世界上最早的国歌是荷兰的《威廉颂》(1569年),用于抵抗西班牙统治。18世纪后,国歌逐渐成为现代国家的象征,例如法国1795年将《马赛曲》定为国歌。

三、中国国歌实例
中国现行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1949年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确认,2004年写入宪法。歌词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体现了民族危亡时期的抗争精神,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四、使用规范
国歌通常在升旗仪式、重大外交活动、体育赛事颁奖等场合演奏,需保持庄重。中国《国歌法》还规定不得在不当场合使用或篡改歌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各国国歌的创作背景或法律细则,可查阅相关政府文献或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按扣儿白眼相看半更子梆子编内斌驳不起布头牋恻怆常星车把势车渠刺股读书大夫松戥耗斗嘴繁字飞飜風雨衣固伦鼓盆函师禾卉何容悔赖交裆儌幸节适鯨音廐卒蜡烟脸孔鹿豆炉炭露头角盲冥贸鬻没精打采密赐民墟目眩头昏嫋嫋蹑蹀偏师漂卤平均主义鬝俚青莲居士劝教伤乖胜践生炁事捷功倍时来运来适时应务守方説话客肃听屯乱雾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