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羊补牢的意思、亡羊补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羊补牢的解释

《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谓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后及时补救。 宋 陆游 《秋兴》诗:“惩羹吹虀岂其非,亡羊补牢理所宜。”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以上所陈,皆今日维繫人心,亡羊补牢之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亡羊补牢”是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相关信息:

一、基本释义

字面意思是“羊丢失后修补羊圈”,比喻在出现错误或遭受损失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其中:

二、成语出处

源自《战国策·楚策四》中庄辛劝谏楚顷襄王的故事:

三、用法与语境

四、核心寓意

  1. 及时止损:问题发生后应快速行动,而非沉溺于懊悔();
  2. 防微杜渐:通过补救防止损失扩大,同时警示事前预防的重要性();
  3. 纠错智慧:体现“知错能改”的积极态度()。

五、经典案例

扩展思考

该成语在当代常与“未雨绸缪”对比,强调“事后补救”与“事前预防”的辩证关系()。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亡羊补牢的意思

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情发生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弥补过失,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亡字的部首是亠,共有3画;羊字的部首是⺶,共有6画;补字的部首是衤,共有5画。

来源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亡羊而补牢,未为晚也。”后来被流传广泛,并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之一。

繁体

亡羊補牢(繁體字)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亡字和羊字的古代写法如下:

亡:亡字在古代写法中,上半部表达失去、逃亡的含义,下半部是表示人身,整个字形呈现人尸倒地的形态。

羊:羊字的古代写法部分,上半部是对羊角的象形描绘,下半部是表示四只蹄子踏地的形态。

例句

他们在发现问题后亡羊补牢,及时解决了潜在的危机。

组词

亡命、羊肉、补救、牢固

近义词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

反义词

亡羊不补、病急乱投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