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忘言的意思、忘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忘言的解释

(1).谓心中领会其意,不须用言语来说明。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中有耆年一隐士,鬚髮皆皓然,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植桧》:“萧萧孤竹君,忘言理相契。”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就逮》:“莫笑忘言真有道,自惭搜句百无功。”

(2).指不借语言为媒介而相知于心的友谊。《晋书·山涛传》:“后遇 阮籍 ,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唐 韩愈 《祭薛中丞文》:“况某等忘言斯久,知我俱深。”

(3).忘其所言;不须言说。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言事·抗疏中辍》:“二公皆名士正人,所言必不妄,但权奸已败,即往事果真,亦当忘言,此等追叙,似乎蛇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忘言”是一个源自中国古典哲学的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哲学本义
    源于《庄子·外物》的“得意而忘言”,指通过语言传递思想后,真正领悟内涵时,语言本身已不再重要。这种思想强调超越文字束缚,追求内在意境的体悟,与道家“大道至简”的理念一脉相承。

  2. 引申含义

  1. 文学应用
    常见于诗词中表达超然心境,如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后世文人多借此传递只可意会的禅意或情感。

该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言不尽意”的认知,强调精神共鸣高于语言形式,在哲学、人际交往与文学创作中均有深远影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忘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忘言》是一个中文词语,意为“忘记说话”或“无言”。它可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个情境下对话中没有回应或者没有什么话可说。

拆分部首和笔画

《忘言》这个词由“心”和“言”两个部首组成。

它共有7笔画,其中“心”部有4笔, “言”部有3笔。

来源

《忘言》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的《史记·刘敬叔列传》:“邻人问之,洛曰:吾忘言矣。”

这句话意思是洛回答邻人的问题时,突然忘记了要说的话。

繁体

繁体字“忘言”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忘言》字写法于现代有所不同。

以楷书为例:

於禪老師:“忘言作禪無障。良久曰:如何是禪無障。師曰:如今黃粱夢,還得放早。不放早,人天難報。”

例句

1. 他面对记者的提问,陷入了一时的忘言。

2. 会议上,他在大家的期待中只是微笑而已,完全忘言。

组词

忘记、忘情、失言、遗言、默然

近义词

默不作声、闭口无言、静默不语、默默无语

反义词

言之有物、滔滔不绝、说个不停、口若悬河

别人正在浏览...

白夹币重言甘渤海琴鼚鼓轩舞常品城关乘邅弛刑徒丑宝抽簪大后方胆意斗八烦恼贼肥衍告匮高善攻读害心胡须蛱蝶泉将相和翦辟教墨寄调解韍掯留苦雾枯鱼过河泣来会拉力懔忧隶省马郎妇门徒朴猪疲愞强对千金一瓠曲隅人民民主专政如麻三坟五典神传神宇嗜玩诗钟私事所期图腾崇拜土中万石望镇琬琰屋上乌无生话险害限险翛翬谢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