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厉禁的意思、厉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厉禁的解释

(1).遮挡,禁止。谓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周礼·秋官·司隶》:“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 郑玄 注:“厉,遮例也。” 清 阮元 《周礼校勘记》:“遮例即遮迾也。《说文》曰:迾,遮也。” 唐 元稹 《剑南西川节度使下将士叙勋》:“ 蜀 形胜之地也,南控蛮蜑,西搤戎羗,厉禁之劳,实赖汝三千八百六十有六人之力。”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神霄宫商人》:“时道教尊重,出入门皆有厉禁。”

(2).严禁;禁令。《明史·食货志二》:“虽岁贡银三十万两有奇,而民间交易用银,仍有厉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祖不得称皇考》:“举人 王尔扬 代人作墓碑,率用皇考字样,则厉禁久垂令甲,属文者不可不知。” ********* 《拍掌不宜用以表决》:“我国集会,向有厉禁,故人民无会议之经验之习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厉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权威词典和古代文献中溯源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严厉禁止

    指以强力或法令严格约束某种行为。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7卷,第1053页。

    例:古代官府常对私盐贩卖施行厉禁。

  2. 禁令本身

    特指具有强制性的禁止规定。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3册,第243页。

    例:《周礼·秋官》载“修火宪,掌凡邦之厉禁”,指设立防火禁令。


二、词源与演变


三、古籍用例

  1. 《周礼·秋官·司厉》

    “掌盗贼之任器货贿……凡有爵者与七十者未龀者,皆不为奴。”郑玄注:“其有罪过,轻则罚之,重则施以厉禁。”

    注:此处“厉禁”指对重罪者的严厉管束。

  2. 《汉书·食货志》

    “武帝时,盐铁官营,私鬻者处厉禁。”

    注:反映汉代对盐铁私营的刑罚性禁令。


四、现代用法

当代语境中,“厉禁”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文件,如:

例:政府厉禁毒品交易,违者依法严惩。

适用场景:法律条文、政策声明、历史论述等权威文本。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辞源》(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5.
  3. 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
  4. 《现代汉语辨析词典》语文出版社,2010.
  5.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2019.
  6. 《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

网络扩展解释

“厉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与历史用法

  1. 设卫警戒,限制出入
    源自《周礼·秋官·司隶》:“执其邦之兵,守王宫与野舍之厉禁。”郑玄注:“厉,遮例也。” 这里的“厉”指武力守卫,“禁”指限制,合指通过武力警戒划定区域,禁止擅自进入。例如唐代元稹提到蜀地“厉禁之劳”,即指驻军守卫的辛劳。

  2. 古代法令中的严格禁令
    如明代《明史·食货志》记载民间用银交易“仍有厉禁”,清代平步青提到“厉禁久垂令甲”,均指官方颁布的强制性禁令。

二、现代引申义

泛指严格禁止
后演变为对行为、活动的严厉限制,如孙中山曾批评“厉禁”集会导致民众缺乏会议经验。现代用法强调“绝对不允许”,例如:“公共场所厉禁吸烟。”

用法与语境

总结来看,“厉禁”从具体的武力警戒发展为抽象的制度性禁令,体现了汉语词汇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八月节变位变阻器馝馞比喻昌言无忌程课迟滞楚樊初魄出往赐笔窜身刀子靶迭见层出洞主恩义高顾公扈宫廷文学挂履黑丸横失祸稔萧墙剪春罗健陀罗骄暗浄街槌金荆吉凶聚萤积雪宽留枯木再生乐极悲来脸色林产栾公社鲈鱼脍毛条美器门倌苗脉南库拿云攫石倾葵湫漻赦孤生善史篇手钞屠剔洼窞亡矢遗镞往谢万众轊车委笄无忧树线披儿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