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挂角的意思、挂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挂角的解释

亦作“掛角”。 隋 末 李密 年轻时,曾骑牛外出,挂《汉书》于牛角,一面抓着牛鞭,一面翻书阅读。 越国公 杨素 见到,问是何处书生如此好学? 李密 认得 杨素 ,乃下牛再拜,自言姓名。问所读何书,回答说是《项羽传》。见《旧唐书·李密传》。后用为勤读的典故。 元 柯丹邱 《荆钗记·会讲》:“悬头及刺股,掛角并投斧,叹先贤曾受许多勤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挂角”是汉语中兼具本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基本释义

“挂角”指将物体悬挂或放置于角落位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12450-5)将其定义为“悬挂或安放在角落”,例如“檐角挂角铃”“书架挂角灯”等用法,强调空间方位的边缘性。该词常与“悬梁”连用构成成语“悬梁挂角”,比喻学习环境简陋但态度专注,语出《太平御览》引汉代学者勤学典故。

二、引申义项

在农业与教育领域,“挂角”衍生出“兼顾次要部分”的含义。《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4892-6)收录其比喻义为“辅助性事务或次要内容”,如“耕作时挂角施肥”“教学过程中挂角渗透德育”。此用法常见于学术文献,例如《教育心理学研究》曾以“课程挂角设计”探讨隐性知识传递模式。

三、文化典故

“挂角”与“牛角挂书”典故密切相关。据《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隋唐名臣李密少年时“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后衍生为勤学代称。该故事被《成语典故大全》(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5644-3)列为中华勤学文化典型意象,现代多用于教育类文本激励学子。

网络扩展解释

“挂角”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一、围棋术语(核心含义)

指对局中一方占据角部后,另一方在附近位置落子,防止对方完全控制角部区域。例如:

二、勤读典故(历史/文学含义)

源自隋朝李密的故事:他骑牛外出时将《汉书》挂在牛角上,边行边读,被越国公杨素赞叹其好学精神。此典故成为古代形容勤奋学习的象征,如元代戏曲《荆钗记》中曾引用此典。

三、其他延伸用法

个别方言中可表示“因空间不足而居于角落”(如提到“他只好挂角在一旁”),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多见于口语场景。


提示:若需了解围棋挂角的具体棋形图示或李密典故的文献原文,可查阅《围棋入门教程》或《旧唐书·李密传》。

别人正在浏览...

爱面子拔丛白文暴诃参讲层见叠出长嘶瞠呼其后春讯刍叔偨傂得当顶端东飘西荡东园匠对义独速贰卿翻肠倒肚覆亡无日泔鱼挂车关荆骨节衡服洪钧话欛槐行皇京火院坚穷骄狎浄居精神满腹矜诩垦耨快果两广梁王城列钱鸣谢捏恠排科配盐幽菽拼音字母扑鼕顷克契文任真自得融冶麝粉盛隆蛇纹锁骨观音饕餮之徒头役无日无夜纤枯闲深里消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