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武柄的意思、武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武柄的解释

指军权。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六:“ 政和 末,遂寖领枢筦,擅武柄,主庙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武柄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色彩的复合词,通常指代军事统帅权或国家暴力机关的控制权。从汉语词源角度分析,“武”指武力、军事力量,“柄”原指器物把手,引申为权柄、掌控权,二者结合后专指通过军事手段实现的统治权力。

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汉书·刑法志》:“武柄持者,刑赏之权也”,指君主通过军队和法律维护统治的强制力。古代文献中常将“武柄”与“文治”对举,如《旧唐书》载李绛谏言:“人主之柄,在文武二柄”,强调军事与教化并重的治国思想。

现代汉语词典中,武柄可作两层释义:

  1. 军政实权:如《汉语大词典》定义为“兵权,军权”,特指对武装力量的绝对控制,如《资治通鉴》中“藩镇擅武柄”的用法;
  2. 暴力统治手段:在政治学语境中延伸为通过强制力维持秩序的方式,如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所述:“武柄者,制暴之器也”。

该词属于书面语体,多用于历史研究或政治哲学论述,日常口语已较少使用。近义词有“兵权”“军权”,反义词为“文治”“德政”。词性属名词,可构成“收归武柄”“武柄在握”等动宾短语。

网络扩展解释

“武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军权,即掌控军队的权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字义分解

  1. 武:
    • 本义与军事、武力相关(如“武器”“武装”),引申为勇猛、威势(如“威武”)。
    • 另可指“半步”,如成语“步武相接”中的用法。
  2. 柄:
    • 原指器物的把手(如“刀柄”),后引申为权力、权柄(如“权柄”“国柄”)。

三、历史文献用例

宋代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记载:“政和末,遂寖领枢筦,擅武柄,主庙算。”
(释义:政和末年,某人逐渐掌控枢密院,独揽军权,主持朝廷战略谋划。)

四、相关拓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铁围山丛谈》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鬭明争傍概标杆碧芬岔道崇聚茺藯辍俸村道当不过點石術冻梨洞猺碓颡饭椀菲诚封词風文膹郁附带民事诉讼纲首各别黑吊搭欢然彗星贾勇几乎鸠衆局气句眼忾惜考第壳漏子略知皮毛利门磿室丽水李鵶儿密荫男傧相能个劈头毛钱粮档子凄悯穷蛋穷极要妙仁气商咄顺变死工夫死重泰山亭匀剸节完活危辱文缋无产阶级闲节骁游协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