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恒事的意思、恒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恒事的解释

(1).通常的事。《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夏,公如 齐 逆女。亲迎,恆事也。”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此则 春秋 之世,有识之士莫不微婉其辞,隐晦其説。斯盖当时之恆事,习俗所常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镇抚司刑具》:“凡为具十八种,亦无及士人者,不知何年,始加之縉绅,后遂为恆事,士气消折尽矣。”

(2).日常用品。《梁书·明山宾传》:“ 昭明太子 闻筑室不就,有令曰:‘ 明祭酒 虽出抚大藩,拥旄推轂,珥金拖紫,而恆事屡空。闻构宇未成,今送薄助。’”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恒事”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通常的事(常规事务)
    指符合常规、惯例或社会习俗的事情。例如:

    • 《穀梁传·庄公二十四年》提到:“亲迎,恒事也”,说明“亲迎”(古代婚礼仪式)在当时是常规礼仪。
    • 唐代刘知几在《史通·惑经》中记载,春秋时期文人常以隐晦方式表达观点,并称此为“当时之恒事”。
  2. 日常用品
    指生活中必需的器物或物资。例如:

    • 《梁书·明山宾传》记载,昭明太子曾因明山宾建房未成而资助,提到其“恆事屡空”(日常用品匮乏)。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穀梁传》《梁书》等原始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二

《恒事》的意思:

《恒事》是一个成语,意为“常常发生的事情、常例”。通常用来形容某种事件屡次发生、永不停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恒事》的拆分部首为心(xīn)和丶(zhǔ),共2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

《恒事》的来源较为模糊,古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繁体形式为「恆事」。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恒的字形写作“恆”,事的字形写作“事”,并无变化。

例句:

1. 每到夏天的雨季,洪水成灾已成为恒事。

2. 这家餐厅的服务质量一直为人称道,可谓是饮食界的恒事。

组词:

恒势、恒长、恒星、恒定、恒温等。

近义词:

常态、常例、常规、习以为常。

反义词:

特例、异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