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躐行的意思、躐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躐行的解释

殷 代贵族的一种葬礼。谓灵柩经过行(路神)坛,如生时祈求途中安稳。《礼记·檀弓上》:“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 殷 道也。” 郑玄 注:“毁宗,毁庙门之西而出。行神之位在庙门之外。” 孔颖达 疏:“ 殷 人殯於庙,至葬,柩出,毁庙门西边墙而出于大门……二则行神之位在庙门西边,当所毁宗之外。若生时出行,则为坛币告行神,告竟,车躐行坛上而出,使道中安稳如在坛。今嚮毁宗处出,仍得躐此行坛,如生时之出也。故云毁宗躐行,出于大门也。”

超越行列。 唐 马总 《意林·干子》:“势弱于己,则虎步而凌之;势强于己,则躐行而事之。此姦雄之才也,亦且小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躐行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籍用例两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躐”的本义

    指跨越、超越,引申为不按次序、逾越规矩。《说文解字》释“躐”为“践也”,即踩踏而过,隐含越级之意。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足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47页)。

  2. “行”的含义

    指行为、行动,或行走。

  3. 合成词“躐行”

    结合二者,“躐行”指逾越常规的行为,强调不遵循礼法或既定次序的举动,常见于古代礼制文献中。


二、古籍用例与权威释义

  1. 《礼记·曲礼上》经典用例

    “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毋剿说,毋雷同……毋躐行。”

    释义:此处“毋躐行”意为不可逾越自身身份或礼制的行为规范,强调对尊卑秩序的遵守。

    来源:《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2. 《汉语大词典》释义

    明确标注“躐行”为“逾越规矩而行”,属书面用语,多用于批评僭越礼法的行为。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第10卷第112页)。

  3. 《汉语大字典》补充

    指出“躐”在甲骨文中象“足踏器物而过”,印证其“逾越”本义,与“行”结合后强化对行为失范的否定。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1页)。


三、近义词辨析


“躐行”指违背礼法次序的越轨行为,属书面语,承载古代礼制文化中对行为规范的严格约束。其释义依托《礼记》原典及权威辞书,具有明确的文献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躐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è xíng,其含义主要与古代葬礼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含义

  1. 古代葬礼仪式
    指殷代贵族的一种特殊葬礼。在出殡时,灵柩需经过“行神”(路神)的祭坛,以此模仿生前出行前祈求路途平安的仪式,象征逝者在冥途中安稳通行。这一过程包括毁坏宗庙西侧墙壁、灵柩跨越行神祭坛等步骤。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上》:“及葬,毁宗躐行,出于大门,殷道也。”郑玄注:“行神之位在庙门之外”,孔颖达进一步解释,殷人殡于庙,出殡时需破坏庙门西墙,使灵柩跨越行神祭坛,类似生者出行前的仪式。

二、仪式细节

三、其他解释

部分网络资料提到“躐行”有“超越行列”的引申义(如排队时插队),但此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为现代引申。

四、关联词汇

相关词语包括“学不躐等”(学习需循序渐进)、“越次躐等”(逾越等级)等,均与“躐”字本义“逾越”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安候案款状八到白服百炼千锤白玉管篦刀跛立不禁猜拳苍黎超放成规楮国公典谟丁倒断常薾敝二流打瓜幡盖丰阜改换家门甘壤高下耕灌供床鬼谋归正首邱汉档房旱军角节敬业警勇浸透金晕苦热腊八会浪花蘦落六军马下暮色苍茫拿腔作调乔才清畅轻车轻蹻请政忍节稍公神御殿兽炎霜禽搜猎台谏帖发完肤王功险侧膝行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