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撑船的人;掌舵的人。《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惯在河路内做些淘摸生意的。”《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 乔俊 听説,大喜,即便开箱,取出一千贯文,便交稍公送过夫人舡上去。”《醒世姻缘传》第十六回:“只见一个遮天映日的旋风,从水上扑了船来,船上稍公水手忙了手脚。”
“稍公”一词的释义及使用场景如下:
“稍公”指撑船或掌舵的人,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如《醒世恒言》《清平山堂话本》等。其拼音为shāo gōng,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
建议参考《醒世恒言》等原著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进一步考证。
《稍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稍稍的公平、公正。它是由“稍”和“公”两个字组成。
《稍公》的部首是⺗,读音为zhǒng。而它的总笔画数是12画。
《稍公》这个词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可以推测它是由汉字的基本意义组合而成的。稍是表示“稍微、稍许”的意思,而公则表示“公平、公正”的含义,因此将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稍公”的意思。
《稍公》的繁体字为「稍公」。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一些差异。对于《稍公》这个词,古代可能会将它写作「稍公好」。
1. 法院判决结果相对稍公一些,获得了广大人民的认同。 2. 这个裁判做得相当稍公,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1. 稍纵即逝 2. 稍事整顿 3. 微观公平
1. 相对公正 2. 少许公平 3. 细微公道
1. 歧视 2. 偏见 3. 不公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