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列女的意思、列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列女的解释

犹烈女。谓重义轻生、有节操的女子。《战国策·韩策二》:“非独 政 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后汉书·皇后纪下·顺烈梁皇后》:“常以列女图画置於左右,以自监戒。” 李贤 注:“ 刘向 撰《列女传》八篇,图画其象。” 唐 李白 《东海有勇妇》诗:“志在列女籍,竹帛已光荣。”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 汉 朝人在宫殿和墓前的石室里,多喜欢绘画或雕刻古来的帝王、 孔子 弟子、列士、列女、孝子之类的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列女”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列女”原指被载入史册或典籍的各类杰出女性,涵盖才德、节义、功绩等方面。例如《列女传》(刘向著)中记载了周代至汉代百余名女性的故事,包括贤母、才女、贞妇等不同类型。

二、与“烈女”的区别

  1. 词义差异

    • 列女:“列”意为罗列、列举,指被记录的女性群体,不局限于贞节范畴(如《后汉书》中“列女图画”用于自省)。
    • 烈女:“烈”强调刚烈、殉节,特指为贞洁或道义牺牲生命的女性(如投井、殉夫等行为)。
  2. 历史演变
    早期“列女”含义较广,但宋明以后受礼教影响,“列女”逐渐与“烈女”混用,侧重表彰守节、殉节的女性。

三、文献中的用例

四、现代理解

当代语境下,“列女”一词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代女性史、伦理观念时,需注意其原始含义与后世泛化为“烈女”的区别。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人物或典籍案例,可参考《列女传》及《后汉书》等原文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列女》的意思

《列女》这个词是指在古代文献中记载有关妇女的书籍或篇章。它主要记录了许多优秀的女性的名字、事迹和品德,以供后人学习和崇敬。

《列女》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列女》的拆分部首是“刂”和“女”,其中“刂”是刀的偏旁部首,表示切割的意思,而“女”则是女性的意思。

《列女》共有9画,依次是“刂(2画)”、“女(3画)”、“丆(4画)”。

《列女》的来源

《列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汉书·列女传》中。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记录了古代女性各个方面的成就和典范。

《列女》的繁体

《列女》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列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是不断发展演变的。由于时代的变迁,一些汉字的形态和结构在古时候与现在有所不同。然而,《列女》这个词的写法在古代与现代基本保持一致。

《列女》的例句

1. 这本《列女传》记载了许多坚强勇敢、才智过人的女性。

2. 她身上展现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使她成为当代《列女》中的一位典范。

《列女》的组词

- 列位(意思:欢迎的人坐在一起的有序队列)

- 女儿(意思:女性子女)

- 妇女(意思:成年女性)

《列女》的近义词

类似的书籍还包括《女史箴图》、《女试》等。

《列女》的反义词

与《列女》相对的,可以是没有关于妇女的记载的文献或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