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腰的意思、蛮腰的详细解释
蛮腰的解释
唐 孟棨 《本事诗·事感》:“ 白尚书 ( 白居易 )姬人 樊素 ,善歌;妓人 小蛮 ,善舞。尝为诗曰:‘樱桃 樊素 口,杨柳 小蛮 腰。’”后亦以“蛮腰”指善舞女子的细腰。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坐湿青衫》:“他有樱桃素口,杨柳 蛮 腰,抛闪得人牛马同槽。”《金6*瓶6*梅词话》第二四回:“ 蛮 腰细舞 章臺 柳,檀口轻歌 上苑 春。”
词语分解
- 蛮的解释 蛮 (蠻) á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蛮。蛮横(坣 )。蛮不讲理。 愣,强悍:一味蛮干。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蛮荒。 方言,相当于“很”:蛮好。 笔画数:; 部首:虫; 笔顺编号:
- 腰的解释 腰 ā 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腰板儿。腰杆子。腰背。腰身。腰肢。腰围。 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腰。 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 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腰。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蛮腰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蛮腰”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年轻女子纤细柔软的腰肢,尤其强调其线条美和灵动感。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蛮腰指女性腰部纤细、灵活且富有曲线美,常与舞蹈或体态轻盈相关联。该词带有古典文学色彩,常用于赞美女性身姿。
2.历史典故
- 起源:出自唐代孟棨《本事诗·事感》,记载了白居易的两位侍妾:樊素(善歌)与小蛮(善舞)。白居易曾作诗“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以“杨柳”比喻小蛮的柔软腰肢。
- 演变:后世以“蛮腰”代指善舞女子的细腰,并逐渐扩展为对女性优美体态的泛称。
3.现代用法
- 文学描述:常见于古典小说和诗词,如《西游记》第九回用“绿柳蛮腰”形容殷小姐的柔美身段。
- 日常语境:现多用于形容女性腰肢纤细,如“小蛮腰”已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表达,甚至被引申为地标建筑的昵称(如广州塔)。
4.使用场景
- 褒义赞美:强调女性体态优美时使用,如“她舞姿翩跹,杨柳蛮腰尽显风情”。
- 注意事项:需注意语境,避免物化或过度聚焦他人身体特征。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蛮腰的意思
蛮腰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妇女腰部线条曲线流畅、细腰修长、肌肉线条美观的身材。
拆分部首和笔画
蛮(虍字旁,3笔)+ 腰(月字旁,9笔)= 蛮腰
来源
蛮腰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文学作品《娇红记》,在这一作品中,蛮腰是用来描绘女性身材之美的一个词语。
繁体字
蠻腰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蛮腰这个词语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它仍然由"蛮"和"腰"两个字组成。
例句
她穿上那条修身的连衣裙,展现出了她那曲线玲珑的蛮腰。
组词
纤腰、玉腰、盈腰、细腰
近义词
纤腰、玉腰、盈腰、细腰
反义词
粗腰、壮腰、胖腰、粗壮的腰部。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