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外厂的意思、外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外厂的解释

明 朝 永乐 时建立的特务机关。《明史·刑法志三》:“ 万历 初, 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外厂是汉语中具有特定历史内涵与现代延伸义的名词,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一、基本释义

  1. 明代特务机构

    指明朝永乐年间设立的秘密监察组织,由宦官统领,作为“东厂”的分支机构存在。其职能包括监视官员、探查民情、执行特殊任务等,是明代厂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构因常驻皇城之外,故称“外厂”。

二、历史背景解析

  1. 与东厂、西厂的关系

    外厂与东厂(内厂)、西厂并称明代三大特务机构。据史料记载,外厂主要负责京城以外的情报搜集与案件侦缉,权力一度凌驾于地方官府之上,成为中央集权统治的特殊工具。

三、现代延伸义

  1. 工业术语中的指代

    在现代汉语中,“外厂”可引申指企业设立在主要生产基地之外的附属工厂,或代指外包合作的生产单位。例如:“零件加工交由外厂完成,以降低生产成本。”此用法强调空间分离与协作关系。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网络扩展解释

“外厂”是明朝时期的特务机构,其核心含义和历史背景如下:

  1. 基本定义
    外厂是明成祖永乐年间设立的特务机关,与东厂、西厂等机构同属明朝特有的监察体系,主要负责监视官员、搜集情报和镇压异己。

  2. 历史沿革

    • 设立时间:据《明史·刑法志》记载,万历初年(1573年),宦官冯保以司礼监身份兼管东厂事务时,在皇城东上北门以北新建“内厂”,原东厂机构则改称“外厂”。
    • 职能演变:外厂与内厂分工协作,成为万历年间强化皇权的重要工具,但后期因宦官专权逐渐沦为党争工具。
  3. 相关扩展

    • 现代引申义:在非历史语境下,“外厂”偶被用来比喻非专业人士介入特定领域(如外行领导内行),但此用法较少见。
    • 工业术语:现代汉语中亦可指代“外部工厂”,例如汽车制造业中的零部件外包厂商(例句见),但需结合语境区分。

提示:若需了解明朝特务机构(如东厂、锦衣卫)的完整体系,建议查阅《明史》或权威历史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测验朝蜏憆视嗔诃宠子次祖瘁瘁诞伐栋折盾卤番茄丰明風世粉戏告窆膏面隔句犵狑管辂杭嘉湖好尽龢宁唤仗胡粉户役浃沦肌髓简奥奸法江洲检择娇姹斠改胶盭羁縻集体主义咎陶鞠讯课子廓开老前辈冽风流湍龙攀凤附蜜瓜拏斗强攻歧出蹊道气骄志满起居无时晴霞水力水塔贪位挑补骛暴下九乡试年小庭邪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