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w the grass and pull out the roots;cut the weeds and dig up the roots;destroy evil,leaving no chance of its revival] 锄草要除掉根端,比喻除恶务尽,不能姑息遗患
犹斩草除根。比喻从根本上消除祸患。 北齐 魏收 《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返国姦於司败,归侵地於玄武,非直恶之在今,天道人事,实弃无礼。”《红楼梦》第六九回:“务将 张华 治死,方剪草除根,保住自己的名声。”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四七:“可是,要想剪草除根灭绝赤色运动,倒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剪草除根”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比喻彻底消除祸患或解决问题,不留任何隐患,避免后患再生。其核心在于强调“根除”,即从源头消灭问题()。
成语通过“除草需除根”的农耕智慧,引申出社会治理或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若未彻底消除根源,问题可能反复出现。这种思维也常见于军事策略、法律惩治等领域()。
如需更多例句或典故细节,可参考《左传》或相关文学研究。
《剪草除根》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意为要彻底消除问题或隐患,不留后患。它是由剪、草、除和根四个字组成的。
部首和笔画:《剪草除根》分别有左右结构的部首和不同的笔画。其中,“剪”字的部首是刀,有7个笔画;“草”字的部首是艹,有9个笔画;“除”字的部首是阜,有10个笔画;“根”字的部首是木,有10个笔画。
来源:《剪草除根》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古代文学作品《墨梅二绝》:“亦曰坚贞惭长鲍,髭鬚老小剃芜蘂(草)。胆气凛如干秋竹,剪除保存即由圣。”意思是说人要像干秋竹那样胆气凛然,剪除草芜,保持坚贞不屈的品质。后来,这个成语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
繁体:《剪草除根》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剪草除根」。
古时候汉字写法:《剪草除根》各字在古代的字形略有不同。例如,“剪”字的古代字形为“㫃”,“草”字的古代字形为“艸”,“除”字的古代字形为“鹰”,“根”字的古代字形为“艮”。
例句:他意志坚定,对待问题总是剪草除根,不留一丝余地。
组词:剪除、草芥、根绝。
近义词:彻底解决、狠下心来。
反义词:留残、半途而废。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