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了事的意思、了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了事的解释

(1).办妥事情;使事情得到结束。《新五代史·杂传·郑珏》:“帝( 梁末帝 )曰:‘事急矣,宝固不足惜,顾卿之行,能了事否?’”《古今小说·临安里钱留发迹》:“﹝ 钱鏐 ﹞怕 顾全武 不能了事,自起大军来接应。”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改为横行,格式全照《两地书》,则不到二百页可了事。”

(2).明白事理;精明能干。《南史·蔡樽传》:“卿殊不了事。”《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 景 ( 侯景 )又请遣了事舍人出相领解。” 胡三省 注:“了事,犹言晓事也。”《水浒传》第十六回:“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茅盾 《子夜》十五章:“这光棍!那样不了事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了事”在汉语中属于多义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动词性用法 指完成或结束事务,多含敷衍意味。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为“使事情得到平息或结束”,常搭配“草草”“勉强”等副词,例如“草草了事”“敷衍了事”。此用法最早见于宋代文献,《朱子语类》中已有“须是了事底人”的表述。

二、形容词性用法 表示具备处理事务的能力,常见于明清白话小说。如《汉语大词典》引《金瓶梅》例句:“你也是个了事的人,如何这等颠倒?”此处的“了事”形容人精明能干,属口语化表达。

三、结果补语用法 现代汉语中常作动词补语,构成“V+了事”结构,表示通过简单行为解决问题。例如“花钱了事”“签字了事”,隐含消极处置态度。据《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张斌主编),该结构中的“了”起完结义强调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了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ǎo shì(注音:ㄌㄧㄠˇ ㄕˋ),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1. 办妥事情,使事情结束
    指通过行动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强调结果的达成。例如:

    《新五代史》中提到:“顾卿之行,能了事否?”(你能妥善解决此事吗?)
    鲁迅在书信中也写道:“不到二百页可了事。”(指快速完成某事)

  2. 明白事理;精明能干
    形容人通晓事理、处理问题能力强。例如:
    《南史·蔡樽传》批评某人:“卿殊不了事。”(你实在不懂事理)
    《水浒传》第十六回:“没个了事的人送去。”(缺少能胜任此事的人)


详细解析


近义词与反义词


用法示例

  1. 积极含义:
    “公司并购后,仅更名了事。”(指快速完成流程)
  2. 消极含义:
    “他只想尽快了了这件事,不管后果。”(指草率处理)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资治通鉴》《新五代史》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克苏姆王国保温炳炳麟麟不类补衲逋怨谄竞缠头回躇蹈出死大半搭配钓闼东海扬尘蠹木恩赏二哥分裱風習纷纭伏藏绀发瓜代狠刚宏裁鸿采华虫惶惋假涂街制羁囚廉价离襟洛派吕蒙买窝睦友男耕妇织嗫嚅排出翩眇谯镌情恕理遣秋景天柔民上和下睦参回涉朔适长公主受众水功德局索性剸剧隈緌违豫文甲五侯蜡烛霞辉小草小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