憀慄的意思、憀慄的详细解释
憀慄的解释
1.凄怆。 汉 应瑒 《正情赋》:“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慄而伤悲。” 宋 苏轼 《宿望湖楼再和》:“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元 袁易 《杭州道中书怀》诗之一:“远行憀慄意,对此不能无。”
2.犹凛冽。寒气袭人貌。 宋 欧阳修 《与王懿恪公书》:“岁晚憀慄,惟以时为国自重。” 清 黄宗羲 《<陈苇庵年伯诗>序》:“一唱三叹,凄人心脾,读之者但觉秋风憀慄,中人肌肤。”
词语分解
- 憀的解释 憀 á 依赖;寄托。“上下不相宁,吏民不相憀。” 悲切的情绪:“谁何寒鸦意绪娇,云晴山晚动情憀。” 清楚明白。 姑且之意。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 慄的解释 慄 ì 同“栗”②。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憀慄”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liáo lì,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
凄怆、悲伤
指内心感到哀伤或悲凉。例如:
- 汉应瑒《正情赋》中“步便旋以永思,情憀慄而伤悲”;
- 苏轼《宿望湖楼再和》中“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慄”。
-
凛冽、寒气袭人
形容寒冷刺骨的状态。例如:
- 欧阳修《与王懿恪公书》中“岁晚憀慄,惟以时为国自重”。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其情感层面的含义(凄怆)更常见,而物理层面的寒意描述(凛冽)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憀慄(luò lì)一词的意思是恐惧、害怕的感觉。拆分该词的部首为心(忄)和盧(卢),共有14个笔画。憀慄是一个汉字词,没有拼音读音。
憀慄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繁体中文中,该词的写法为霍慄,字形较为繁复。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不同。在古代,憀慄的写法可能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然而,根据现代研究,憀慄在古代并没有太多不同的写法。
以下是一些关于憀慄的例句:
1. 他经历了一场可怕的事故后,对于开车感到憀慄。
2. 讲鬼故事时,小孩子们会感到憀慄,但他们还是喜欢听。
3. 她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恐惧,她的身体不由得开始憀慄。
一些与憀慄相关的词语包括:怖畏、恐惧、惊悚、害怕。这些词语都描述了人们在面临危险或不安全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压力和不安。
憀慄的反义词是勇敢、大胆。这些词描述了一个人对于困难或恐惧的态度,表明他们能够面对困境而不感到恐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